第一章
爬起来的路,已经开始了。
4
真相大白
加入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三周后,我的生活逐渐有了规律。
每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与方晓冉和其他团队成员讨论算法设计,下午编写代码,晚上回到出租屋继续我自己的研究。
虽然待遇不高,工作环境也简陋,但我感到了久违的平静和充实。尤其是与方晓冉的合作,让我找回了对科研的热情。
她聪明,勤奋,而且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每当我因为过去的阴影而情绪低落时,她总能用她特有的方式让我振作起来。
想不通就去跑步。这是她的口头禅,运动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看问题更清晰。
某个周六的下午,我们俩在实验室加班,调试刚刚完成的图像识别算法。窗外大雨滂沱,雨水拍打着窗户,形成一道水帘。
成功了!方晓冉突然欢呼起来,准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我走到她的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的数据,不由得也笑了:不错,这个优化很有效。
都是因为采用了你的思路。她真诚地说,你的算法设计真的很独特。
我沉默了一下:那个被指控抄袭的算法,其实是基于同样的思路。
她抬头看我:我知道。我看过那两段代码的对比,虽然表面上很相似,但核心思想完全不同。只有真正懂算法的人才能看出来。
我惊讶地看着她:你研究过那个案子
嗯。她点点头,我一直关注你的研究,那次事件发生后,我下载了所有公开的资料进行分析。赵明的代码虽然创建日期更早,但实现细节明显是后来加上去的,与你之前的研究风格一脉相承。
我感到一阵心潮澎湃: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因为大多数人只看表面。她平静地说,但科学不应该这样。我们追求的是真相,无论它多么不合常理。
雨声渐渐小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实验室。我看着窗外的彩虹,心中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
晓冉,谢谢你的信任。我真诚地说。
她笑了:不用谢。作为回报,你得请我吃饭。我饿死了。
那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吃晚餐。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里,我们聊了很多,不仅仅是研究,还有各自的经历和梦想。
方晓冉告诉我,她的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从小她就梦想能开发出帮助基层医疗的技术。
在农村,医疗资源太匮乏了。很多疾病本可以早期发现,却因为缺乏专业设备和人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开发出简单易用的AI诊断系统,哪怕只能筛查几种常见疾病,也能挽救很多生命。
听着她的梦想,我突然意识到,我过去的研究虽然发表在顶级期刊上,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但从未真正考虑过它的社会价值。
你的梦想很伟大。我由衷地说。
她摇摇头:不伟大,只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你呢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沉默了。过去三年,我一直在追逐学术成就,发论文,得奖项,争取教职...但现在想来,那些真的是我的梦想吗
我不知道。我诚实地回答,以前以为是在学术界站稳脚跟,现在...一切都变了。
那就重新找一个梦想。她说得轻松,仿佛在谈论换一件衣服,人生那么长,为什么要被一次挫折定义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她的话。是啊,为什么要让赵明和苏雅的背叛定义我的未来为什么不能重新开始,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天清晨,我破天荒地早起去跑步。沿着城市的河边,看着朝阳从水面上升起,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