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当看到螺钿入绣篇的朱砂批注,她浑身一震——笔迹竟与母亲教她临帖时的字迹一模一样!

    三日后,金陵非遗局会议室内火药味弥漫。数码工厂的赵总将仿制绣品摔在桌上:沈小姐口口声声说我们侵权,看看这个!

    沈清欢轻抚过仿品上的云纹刺绣,忽然轻笑:赵总可知为何这针脚总差半分她将绣品浸入温水,化纤面料顿时扭曲,露出内层机绣的二维码,诸位请看手机。

    扫码弹出的视频里,沈清欢正在义诊区演示针灸针法。镜头扫过绣娘们佩戴的穴位护腕时,突然定格在某处——护腕内侧用隐形药线绣着防伪云纹,遇体温便显形。

    满场哗然中,唐雨柔推开展示柜:这是我们为苏绣传承人特制的身份绣。柜中十二件旗袍襟口皆缀着指甲盖大小的绣片,对着阳光转动,云纹竟能幻化成二十八星宿图。

    赵总脸色铁青离席时,沈清欢正将《天工织造录》复印件分发给各位传承人。翻到金陵云锦章,她指尖点着某行小字:古法云锦需取玄武湖莲露染丝,我昨日试过,比蒸馏水润色三成不止。

    当夜,老宅地窖惊现百口陶缸。揭开封泥,陈年螺钿溶液泛着珍珠光泽,缸底沉着织造府官印。沈清欢舀起一捧碧色溶液,螺钿粉在掌心流转如星河:原来沈家祖辈早将配方埋在此处。

    消息传得飞快。次日湖面飘满采莲船,绣娘们唱着古调收集晨露。直播间里,沈清欢演示如何用老宅发现的玉杵研磨贝壳,观看量瞬间破百万。突然有条弹幕闪过:小心仓库!

    暴雨倾盆的深夜,锦云坊仓库值班员听到异响。冲进去时,只见沈清欢独自立在货架前,脚下躺着个昏迷的男人——正是那日拍卖行的仿造者。

    早料到会有人来毁原料。她踢开男人手边的汽油桶,举起手机录像,从你们打听义诊护腕开始,每个来买针灸包的顾客,袖口都缝着云纹绣片。视频快进,某个绣娘在推拿时暗中扫描护腕的画面清晰可见。

    警方破获制假团伙那日,沈清欢正在老宅举办非遗展。天井中悬着二十米长的《金陵胜景图》,用祖传螺钿丝绣成,阴雨时整幅绣品泛着粼粼波光。游客挤在廊下惊叹,无人注意她将一抔黄土装入锦囊——那是从母亲批注的书页间落下的,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

    拍卖行经理登门致歉时,带来个乌木匣子。打开竟是半幅《璇玑图》残绣,针法与老宅墙痕完全契合。沈清欢将残绣覆在墙面拓印上,缺失的诗句跃然眼前:机杼声里日月长。

    这是从海外回流......经理话音未落,沈清欢已拨通博物馆电话:烦请安排文物交接。转身将支票推回去,沈家的东西,不该用钱衡量。

    夜深人静时,她独自跪在老宅祠堂。供桌上摆着新制的牌位,香炉青烟袅袅升起,在《天工织造录》扉页聚成个模糊的家字。院外忽然传来三声击掌,唐雨柔拎着食盒倚门轻笑:给沈大师送蟹黄汤包——这次是正经二十四褶的。

    沈清欢咬开薄皮,滚烫汤汁烫得眼眶发红。月光漏过窗棂照在残谱上,那些母亲批注的字迹渐渐与记忆重叠。她忽然捏紧汤包:雨柔,我想重建江宁织造局的绣坊。

    远处传来夜航船的汽笛,惊起一群白鹭。唐雨柔展开设计图,钢笔尖点在玄武湖畔:地皮早给你留好了,名字就叫‘璇玑绣院’如何

    晨光初露时,沈清欢在湖畔埋下那个装满故土的锦囊。螺钿丝在绣绷上穿梭,渐渐勾出幅未完成的画——烟雨楼台间,依稀可见母女执手共绣的剪影。

    第五章:千机绣春

    玄武湖畔的晨雾裹着荷香漫进绣坊时,沈清欢正立在十米长的檀木绷架前。九百九十九根湘妃竹绷钉将素绢绷得如鼓面般平整,她指尖拂过绢面细纹,恍惚看到母亲当年教她辨丝的模样。

    意大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针绣出亿万家产简介 >一针绣出亿万家产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