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9章 宫中财政
    朱昭熙满腹心思的走着,不多时便到了皇后张氏的坤宁宫外。

    在宫里胡善详正抱着孩子,正坐在一旁一边看着账本,一边听着张氏的抱怨。

    张氏满脸愁容,语气中尽是无奈与不满,开口道:“自你爹登基以来,这宫中的银钱状况愈发窘迫了。往昔郑和下西洋,带回无数奇珍异宝,换得大量真金白银,充实内帑。

    单是一次航行归来,带回的货物变卖后,便为内帑增加上百万两白银的收入,那时虽然我也小心翼翼,但是从来没有为宫里的钱发愁过。

    可如今,嘿!皇爷这么一道圣旨下去,云南的宝石进贡说停就停,要知道以往每年云南进贡的宝石,经过雕琢售卖,能为内帑带来至少十万两白银的进项。再说那交趾的金珠,每年也有个几万两的收入。

    把这些内帑的收入砍了还不够,还要大把大把的去花银子。先是赦免建文旧人,安置这些人本来就是要朝廷出钱的,他非要充大头做好人,把内帑的银子大把大把的撒给他们这些人。

    这次赦免,光是发放给建文旧人的安家费、赏赐等,便耗费了内帑三十余万两白银。

    还有越王和扬王出海建藩时,为了显示他们哥仨的兄弟情,也是大把大把的掏银子,光是赏赐给两位藩王的财物,折算下来就有两百万两,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往外掏啊。

    如今内帑不足十万两白银,还得撑完整整一年,让我管着内帑,我算的过来么我!。”

    张氏越说情绪越激动,提高了音量道:“这银子如决堤之水般疯狂流走,可进项却少得可怜。

    如今宫中连添置一套像样的桌椅家具,都要花费数百两白银,修缮一下宫殿楼阁的破损之处,动辄就要数千两白银,都要反复斟酌,生怕花费过多。

    再这么下去,往后这宫中的日子,怕是连每月宫人们的例银发放都难以维持,更别提万寿节和灯会这些了?”

    恰在此时,下人前来通禀朱昭熙到访,张氏这才停下抱怨,招呼朱昭熙进屋。

    朱昭熙先是规规矩矩地向张氏和胡善详行了礼。

    行礼完毕她这才走到张氏身旁,亲昵地挽住张氏的手臂,走在宫外,朱昭熙就听到了张氏的抱怨,连忙去安抚张氏“奶奶,您怎么生气了呀,是不是下面的人惹着您了,昭熙教训他去。”

    张氏拉着朱昭熙的手,看了一眼东暖阁那边“还不是你爷爷他,花钱大手大脚的,就为了彰显那点仁慈之心,硬是打肿脸充胖子。”

    朱昭熙靠在张氏身边,乖巧的听着张氏对朱高炽的抱怨,对于宫里的这些事情,朱昭熙向来插不上手,只把这些当成是故事听听就行。

    对于朱高炽的做法,她只能说朱高炽的治国理政能力很强,但是和朱棣相比眼光还是没有朱棣长远。

    虽然对朱高炽有些生气,但该处理的宫务还要处理,叫宫女给朱昭熙上了一点茶水点心之后,张氏就继续耐着性子去看那些恼人的账本去了。

    一旁靠着的朱昭熙看着这些全是支出的账本,自己的思绪也随之飘远,皇家虽然说是锦衣玉食,可却也有很多的不方便,不说别的,如果开一个店,生意不好那可能还是小事,如果生意好了,绝对要被朝堂上的那些人说是与民争利。

    虽然那些人居心叵测,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可是天下这悠悠众口,自己这五岁的小身板怎么扛得住呢。

    忽然,朱昭熙心中一动,对先前的计划有了新的思路。胡善围已辞去尚仪之职,离开了皇宫,成为一介平民,如此便能摆脱宫中诸多规矩的限制,有了更多的行动自由。

    虽说之前让胡善围管理养济院的计划未能实现,但这并不妨碍另寻他法。胡善围可以不参与养济院的事务,却不妨碍她自行开设善堂,如此却也能得一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简介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目录 > 第49章 宫中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