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亭中,祁韫看着鱼衾衾,眼中满是深情,衾衾,等边境此战事平息,我便娶你为妻可好。
鱼衾衾脸颊绯红,轻轻点了点头。那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外界的纷扰,只沉浸在彼此的爱意之中。
第四章:朝堂风云
许昱辰回到府邸时,书房里已经坐着三位身着便服的官员。烛火摇曳中,吏部侍郎赵允明将一份密报推到案前:许大人,祁将军在边境私调粮饷之事,已查到了具体数目。
这是户部的账本。礼部尚书之子陈延之展开泛黄的账册,去岁冬月,宣州军粮数目与兵部记录相差五万石。
许昱辰指尖划过账册上的朱砂批注,忽而轻笑:祁韫倒是聪明,用旧账掩盖新账。他将账册推回,陈公子,令尊身为户部尚书,若能在御前奏对时提及此事...
父亲已称病多日。陈延之苦笑,前日祁家军送来的年礼,还摆在中堂。
赵大人呢许昱辰转向另一侧。
赵允明抚着胡须沉吟:吏部正在核查去年军功晋升的文书,若能...
够了。许昱辰忽然拍案,震得烛影摇晃,诸位难道看不出这五万石军粮根本不是重点。他抽出一份舆图铺在案上,指尖划过晏国西南边境,宣国三十万大军压境,祁韫却把最精锐的玄甲军调去了玉门关——那里根本没有战事!
众人面面相觑,陈延之突然站起:您是说...
不错。许昱辰眼神如刀,祁韫此举,分明是在为自己的封地囤积粮草!他从袖中取出密报,据可靠消息,玉门关外那片荒地,最近常有商人运送铁器。
赵允明倒吸一口凉气:铁器私运可是死罪!
所以才需要诸位配合。许昱辰将三份弹劾奏折分发下去,明日早朝,本相将联名弹劾祁韫私囤军械。赵大人掌管官员考课,陈公子可让令尊在户部账本上做些文章——
慢。陈延之按住案上奏折,许大人,此事关乎边疆安危,万不可意气用事。
意气许昱辰冷笑,本相在朝上说的每句话,都有确凿证据。他展开另一幅舆图,诸位请看,若玄甲军此时回防,只需三日便可抵达宜州。但此刻...他的指尖重重戳在玉门关的位置,他们离边境足足有六百里!
窗外惊雷乍响,赵允明颤抖着手指划过舆图:这...这分明是置西南百姓于不顾!
正是如此。许昱辰将弹劾奏折收入袖中,明日早朝,还望诸位大人能为晏国江山社稷着想。
待众人离去后,许昱辰独坐书房。案头摆着祁韫去年送来的《边患十策》,墨迹犹新。他忽然想起三年前与祁韫同游太学时,那个在雪夜与他争论兵法到天明的少年将军。
祁韫啊祁韫...他喃喃自语,你究竟是护国忠良,还是...
窗外暴雨如注,将他的话淹没在茫茫夜色中。
晏国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许昱辰为了推动和亲之策,不断在朝堂上陈述和亲的好处,还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因和亲而带来和平的例子。而祁韫则针锋相对,指出宣国的野心勃勃,和亲不过是饮鸩止渴。
陛下,宣国近年来不断扩充军备,其狼子野心众目昭彰。此时若送去公主和亲,不过是示弱之举,只会让宣国更加轻视我晏国。祁韫言辞激烈,跪地恳请皇帝出兵。
皇帝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祁韫所言非虚,但又担心战争会给晏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就在这时,边境传来急报,宣国军队已经开始小规模地侵犯晏国边境。这一消息让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祁韫趁机再次进言:陛下,宣国已率先挑起事端,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一拍龙椅扶手,好!朕命你为领军之首,即刻出兵,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