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阮玲玉:人言可畏香魂陨
午1时10分,先由道士各鸣铙钹作法事,继即由联华影片公司12人与两西人共同抬榇上灵车,为状庄严肃穆,导以书有“艺人阮玲玉之丧”之白竹布黑边大字横额,及上海孤儿院之全班乐队,及遗像车,上置有阮玲玉放大照片一张。送丧车因受捕房所限制,仅30辆,2时正式出发,沿途由大批探捕保护。当灵榇自胶州路到达恒丰路途中,街道两旁全为人车所塞,至北宝兴路(今西宝兴路)后,随送丧车而徒步者长达数里之遥。4时灵榇到达联义山庄,执绋人员出迎,移遗像入联义堂。该山庄系一奥人经营之公墓,园林清静,布置很好。阮之墓穴居北部,以水泥为圹,深二英尺。当阮榇人圹前,原拟开棺作最后之瞻视,但因当时围观者人山人海,未果,于是覆以石板,又以水泥封固,一代影星阮玲玉就长眠于此。当年有人还曾就此撰文感叹:“广大的影迷们啊,殊不知正是你们杀死了阮玲玉。”鲁迅当年杂文也曾将“小市民的无聊心理”列为阮之悲剧的根源之一。

    3月9日开庭未能审理下去,后延至6月25日继续开庭,张达民与律师,唐季珊和阮母及律师,双方都到庭,法庭经过双方辩论最后作出判决,宣判唐季珊无罪,阮玲玉部分不受理。

    阮玲玉去世后,唐季珊按照阮玲玉在遗书里的嘱托,视阮小玉为亲生女儿,并将她姓名改为唐珍丽,后与曾在比利时国立大学经济系毕业的西贡银行经理俞鄂斌结婚,婚后生活很幸福。阮玲玉的母亲,在女儿死后,也一直由唐季珊供养。唐季珊离开上海,阮母住在她亲戚家里,生活费由唐季珊从香港、台湾寄来,阮母于1962年去世,终年82岁。至于唐季珊本人的结局,却非常不好。阮玲玉死后十年,唐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王右家结婚。1949年他俩去台湾,继续经营茶叶业,由于生意不善而破产,王右家不久病死,唐从此流落台湾街头,未久也惨死在台湾。张达民于阮玲玉自杀后,虽仍诉讼唐季珊,但不了了之。他在社会舆论及众人指责下,灰溜溜地离开上海。1938年10月15日因患疟疾不治而死于香港。

    这么多年来人们对阮玲玉之死的理解大多基于其同居者唐季珊提供的两封遗书,第一封给唐的遗书表明了自己对唐的依恋,第二封给报馆的公开信则怒斥了前男友张达民的无耻。

    然而,社会各界一直有人对阮玲玉这两封“遗书”的真伪存在疑问,第一是阮玲玉确实是当时著名的影星,但是当时的电影明星社会地位相当不高,在自杀之前写“告社会书”,有一些不可能;第二,阮玲玉生前,唐季珊用情不专,曾经还在大庭广众之前公开辱打过阮玲玉,她不太可能留下“我很对不起你”的遗言。

    2001年,沈寂先生发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遗书,揭开了阮玲玉之死的真正原因。真的遗书,一封信是给张达民,是骂张达民的。她有一句话:我是你们两个男人的牺牲品。另外一封信是写给唐季珊的,第一句话就说:要不是前几天你打我,今天晚上又打我,我不至于走上这条绝路。

    阮玲玉的死因一直是说不尽的话题,直到今天还有各种不同的猜测。当代的研究者们对于发生在70年前的那段历史事件又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阮玲玉在银幕上所演的都是“新女性”,而银幕下的她却也和所有女人一样有她的弱点,有软弱性,也会有虚荣心。以前的评论习惯把“阮玲玉之死”解释成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悲剧,今天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不妨从女性的角度来分析或许更真实。

    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演员,她的成功除了先天的条件、良好的机遇外,还与她的个人阅历大有关系,而她个人婚姻的不幸更使她对人生多一层理解。中国的女性解放其实面对着两层“围城”,一层是社会强加给她们的,另外一层就是性别属性的围城。社会松绑之后,女性在解放过程中的自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简介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目录 > 阮玲玉:人言可畏香魂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