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凤还巢
    “想好了?”

    沈知韫的声音很轻,几乎被雨声吞没。卢仁矩的身影如孤松般立在阶前,仿佛连脊骨都淬了铁。

    要么青云直上,要么粉身碎骨。他想提醒卢仁矩;提醒他天子的喜怒无常,提醒他世家的虎视眈眈,提醒他这一步若错,便是万劫不复。可最终,他什么都没说。卢仁矩又怎会不知道这些?人各有志,这不过是他的追求罢了。

    卢仁矩点了点头,抚平袖口一道褶皱,那里藏着昨夜用米浆浆过三遍的硬挺边角。连腰间革带上铜扣的摆放都计量过——正对天子御座时,刚好能映出三分烛光,又不至刺了龙目。

    太极殿的台阶在雨中泛着青光。

    卢仁矩踩上律》。陇西李氏李承影,功绩:平定江南七路反王。琅琊王氏王砚之,主持科举革新,拔寒门三百……世家十二柱。

    薛定边,左武卫大将军。功绩:渭水单骑救驾,雪夜破突厥先锋。陆明渊,中书令。功绩:制定《均田新策》,修订《刑统疏议》。苏文镜,尚书右仆射。功绩:创“三省六部“流转制……寒门十二杰。”

    “薛定边?”

    皇帝额前冕旒玉珠轻晃:

    “一个狱卒之子,也配列在宋翊之前?”

    卢仁矩的指尖在袖中掐进掌心,声音却平稳如静水:

    “回陛下,薛将军渭水救驾时,宋太傅尚在江南清谈。”

    余光里,卢仁矩看见皇帝眉梢几不可察地跳了一下。

    皇帝的手指停在已故“赵开疆”名字上,赵开疆的名字后是有污点记载上的。皇帝的青玉扳指与纸面摩擦出细微声响:

    “贪墨之臣,也配享庙食?”

    “西域三十六驿,至今仍用赵公所创驿制。”

    卢仁矩后背已湿透,却仍挺直脊梁:

    “臣愚见,文渊阁既要载德,也当录鉴。”

    一阵穿堂风掠过,吹动卢仁矩洗得泛白的官袍下摆。

    皇帝忽然倾身,手指划过杨昭蘅的名字:

    “女子列榜,不怕贻笑后世?”

    “昭和长公主的娘子军,曾为我朝打下半壁江山。”

    他喉结微动,咽下喉间血腥气:

    “昭和长公主镇守玉门关五年,阵斩吐蕃大将三人。微臣以为功过自当以剑论,岂因红妆减殊荣。”

    卢仁矩话音甫落,殿外暴雨骤烈。

    太极殿外忽起金戈交鸣之声。禁卫军齐齐跪地,鎏金的大殿门轰然全开。

    朔风卷着细雨灌入,九枝蟠龙烛剧烈摇晃。

    一道修长身影逆光而立。

    昭和长公主玄铁战靴踏过朱红御毯,烛火将她的影子拉得极长,竟横贯整个中轴线。

    她每走一步,腰间十二枚金铃便震响一记——那是用吐蕃大将颅骨所制的战利品。

    “本公主倒不知——”

    清冷嗓音如碎冰相击:

    “卢大人对本宫的功绩,记得这般清楚。”

    她终于走入殿内。

    鸦青战袍下摆沾着未拭净的血砂,左颊一道箭疤自眉骨贯至下颌,非但不损容颜,反添肃杀之气。

    最骇人的是那双眼睛——琥珀色的瞳孔像是被大漠风沙打磨过,看人时如同刀锋刮骨。

    皇帝手中的朱笔“啪”地折断。

    卢仁矩看见昭和长公主腰间悬着的物件:三枚鎏金令牌,每枚都刻着吐蕃文字——正是她阵斩的三位大将的帅印。

    “皇姐,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皇帝刚开口,就被金属摩擦声打断。

    昭和反手抽出背后巨剑插地,剑身没入金砖三寸:

    “本公主今日来讨个公道。”

    她指尖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公主娇软撩人,权臣们都失控了简介 >公主娇软撩人,权臣们都失控了目录 > 第四十八章 凤还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