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武道大会中的沉思
武道大会的木质擂台还萦绕着血腥与硝烟的气息,林霄独自坐在擂台边缘,指尖轻抚过台沿上深浅不一的剑痕。决赛已过去三日,可掌心击打在沈云胸口时那股阴寒内力反震的触感,此刻仍清晰如昨。月白色中衣下,三道青紫色掌印沿着肋骨蜿蜒,那是沈云「暗影九重天」。
台下的欢呼声仿佛还在耳畔回荡,但此刻的寂静更让他清醒。他解开腰间布囊,取出半卷残破的《流云剑诀》,泛黄纸页上,师祖手绘的剑招图谱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与李墨的那场恶战中,正是凭借」不谋而合。
指尖划过「玄阴穴位于肩胛骨第三道骨缝」的注解时,林霄忽然想起《天龙八部》中萧峰与慕容复的对决。那时萧峰以「降龙十八掌」硬接「斗转星移」,靠的正是对武学本质的透彻理解,而非招式的繁复。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何老者说「武功关键在运用」——
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无形剑气胜在随心所欲,而非剑招图谱。
晨雾未散的湖畔,林霄与神秘老者相对而坐。老者手中的青铜酒壶泛起涟漪,倒映出两人模糊的身影。
「与李墨一战,你看出他烈阳刀法的破绽了吗?」老者忽然开口,浑浊的目光中透着审视。
林霄沉吟片刻:「他的刀势如烈日当空,前九刀气势连绵,但第十刀收招时刀罡回卷,膻中穴会露出半息破绽。」那日李墨的刀光映红半边天,刀刃带起的热风将擂台木屑烤得冒烟,却在第十刀收势时,鬓角的发丝被剑气削落
——
那是林霄第一次在实战中捕捉到「力竭」的征兆。
老者颔首:「不错。当年刀神李沉舟创这套刀法时,本在第十二刀留有后招,可惜李墨根基未稳,强行催动前九刀已耗尽八成内力。」话语间,老者指尖在石桌上划出刀痕,飞溅的石屑竟在空中凝成刀罡,「就像《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小李飞刀,胜在无刀胜有刀,而非刀本身。」
湖面忽然掠过一道白影,竟是一只白鹭踏水而飞。林霄望着白鹭展翅时的轨迹,忽然想起与沈云决战时,对方借月光制造的残影
——
原来所有的「破绽」,都是对「完美」的追逐所生。
藏经阁地下密室,林霄盘坐在寒玉床上,眼前悬浮着七盏青铜灯。他闭目回忆决赛场景:沈云的「暗影九重天」每提升一层,衣摆处便会浮现一道黑色纹路,第五层时左肩胛骨的纹路会与月光重叠,那正是苏晴所说的「玄阴穴」所在。
内力在经脉中运转,当行至「云门穴」时,林霄忽然顿悟。沈云的招式虽诡,却始终遵循「阴脉主藏」的原理,每一道残影都是内力外溢的具象化。这让他想起《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篇」,真正的高手从不会在招式上炫技,而是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看似简单的招式中蕴含着对天地劲力的领悟。
青铜灯突然爆起青光,墙面上浮现出历代武道冠军的战斗影像。林霄看见二十年前的冠军「剑无痕」陆凡,在暴雨中与西域高手对决,竟以袖中柳枝为剑,借雨水重量使出「滴水成冰」的内劲
——
原来兵器从不是限制,就像杨过的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城东茶楼,林霄掀开青布帘,茶香混着刀光剑影的气息扑面而来。二楼雅间,李墨正握着酒壶往伤口上倒烈酒,见他进来,咧嘴一笑:「你小子那招星陨改得妙,若不是我刀罡收早了半息
——」
话未说完,楼下突然传来兵器相撞声。三名劲装汉子正在围攻一名灰衣少年,少年步法诡异,正是暗影门的「踏雪无痕」。林霄瞳孔骤缩,那少年出招时手腕翻转的角度,与沈云如出一辙。
「小心!」他暴喝一声,手中折扇应声打开,扇骨间暗藏的精铁剑弹出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