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当天晚上,宋栀和王氏说了出门去县里的事,用了去看绸缎铺子和布行的经营情况的理由。

    绸缎铺子和两间布行是宋栀明面上的嫁妆,王氏听完就应了下来。小儿媳是城里人,对安阳县熟悉得很,带上陈宛也没什么事。

    “我还想去看望一下夫君,就是不知会不会扰了他。”去都去了,不主动提下去看陈易说不通,但若是王氏不让她去,那简直就是皆大欢喜。

    王氏这时才露了个笑,带点揶揄,似乎是在说:看铺子是假,看我儿子才是真吧。

    宋栀......

    “才成亲,正热乎着,你娘我也是过来人。”她小声和宋栀说了句。

    “你不用担心扰了老三。他小时候去下河村老秀才那里读书时,我去偷看过。边上孩子再怎么吵闹,他也能认真读书。”宽慰宋栀,也顺带夸夸陈易。

    王氏现在对宋栀是真的满意。漂亮端庄,贤惠孝顺,心里还记挂着她儿子。

    宋栀刚进门时,早上不起,不事公婆,唯有吃饭时露个面。便是这露面,也跟个病秧子似的白着一张脸,眉间也总是微微皱起,偶尔流露出的嫌弃更是让她气不打一出来。

    陈家这样的庄户人家,娶了个县城里的富贵小姐,是委屈宋栀了不假,但他们家也不是上赶着,非娶不可啊。

    王氏没往宋栀已经到了非嫁不可的年龄这上面想,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嫁进来,就好好过日子,而总觉得自己委屈,这日子是必然过不好的。

    所以王氏不止看那点眼前事,她又不是七老八十了,用谁伺候?比起宋栀那娇养了十七八年的小身板,她可要有力气能干多了。

    还不是怕她和陈易过不好。

    夫妻俩,就得互相记挂着,互相心疼着,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宋栀也不反驳她,记下了陈易午休的时间,又问:“也快端午了,家里也有什么缺用,我正好带回来。”

    王氏摇头,“端午过后就是你小妹的生辰,咱家都是五月初四去县里。”

    宋栀故作惊讶,“讶!是我们小碗儿的生辰啊!”

    她把陈宛半搂在怀里,“小碗儿有没有想要的想吃的,嫂子给你买。”

    陈宛没亏过嘴,也不知道想吃什么,见过的东西也不多,也说不出来要什么,只是扭了扭小身体,呵呵笑。

    话都说到这了,宋栀就问了下陈老汉和王氏的生辰。

    王氏:“问这做什么,我们大人又不过生辰的。”

    宋栀:“你们就是不过,我做儿媳妇的也得知道,哪怕当天给您端上碗长寿面。”

    她也没再多说什么,比如以后每年过这种话。她和陈家哪里有以后的每年。

    .

    又是一个半时辰的牛车。

    好在今天去县里的人少,虽车费多了两文,但能松泛许多。不算赶车的赵老汉,除了宋栀和陈宛两个,对面只坐了一对妇人。

    陈宛一开始还兴奋不已,半个时辰后就被晃悠的昏昏欲睡。宋栀把陈宛牢牢搂住,让她趴在自己腿上,手还在她后背上慢慢拍着。

    “秀才娘子是个心细的,等将来有孩子了,肯定能把孩子照顾好。”对面说话的妇人四十多岁,面上深深浅浅的皱纹不少,眼睛却带着些清亮,挺温柔的模样。

    宋栀觉得眼熟,但不认识。

    见宋栀露出些迷惑的样子,夫人自我介绍,“我姓乔,夫家姓张,村里人都叫我乔娘子。”

    宋栀有些印象了,这位乔娘子守寡多年,抚养一子一女长大成人。寡妇门前是非多,就是有子女在身边也免不了被一些风言风语搅扰。

    宋栀听王氏提起过,说这位乔娘子头些年过得很苦,好在儿子成家立业,女儿也嫁了个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公主看上我夫君?让给她,男人多的是简介 >公主看上我夫君?让给她,男人多的是目录 > 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