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治沙工作笔记
第一十六章
治沙工作笔记
李大爷和傻妞二狗子,发现沙洲在灶洞里发现了东西,也好奇了跟了进来看。
沙洲心情十分激动,却没有马上打开驼毛手套。
这和驼毛手套,勾起了沙洲尘封了二十年的回忆。
沙洲六岁那年,沙洲母亲把驼毛用转子捻成毛线,为一家四口都编织了驼毛手套,上面还有好看的纵横花纹...
这种驼毛手套非常暖和,还耐磨耐用,沙洲影响非常深刻。
可惜,沙洲的手套早不知道扔到了哪里,可母亲的这双手套,却在二十年后,再次出现在了沙洲眼前。
沙洲不禁热泪盈眶。
他希望母亲的这双驼毛手套里的东西,有关于自己的信息...
从小到大,别人都在母亲怀里撒娇,沙洲却缺失了那份世界上最深厚的爱。
沙洲慢慢打开手套,掏出了里面的东西,却是一个纸包,里面还包着东西。
那个纸包是八十年代的卫星遥感地图,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完好。
沙漠里十分干旱,细菌极难生存,东西几乎都不会发霉,可以保存很久...
沙洲打开了纸包,就见里面有两张塑料皮的证件和一个笔记本。
他先打开证件,发现是父母的林场工作证,上面还有父母的黑白照片,都阳光灿烂地笑着...
沙洲鼻子一酸,又拿起笔记本,就见红色塑料封皮上写着工作笔记四个金字。
打开笔记本,就见里面的确是工作笔记,却又类似于日记。
2004年5月6日,晴,温度20℃,风力3-4级...我闻到苦蒿的味道非常浓,按照经验,这几天可能有沙尘暴...
今天突然刮了一场沙尘暴,风力10-11级,我们一直躲在治沙站里,瞭望塔差点被刮倒,明天得想办法再加固...
沙丘移动汇率图已经开始画了,但我们都不会测绘技术,得去农技站请教技术员...
一撮毛和歪脖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吃草去了,下午得出去把它们找回来,按照往年的数据记录,这几天应该没有沙尘暴...
得骑骆驼出去买东西了,米面油都没有了,也该去看看洲洲了,他一个人跟着奶奶,整天都不说话,还问奶奶,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爹妈的眼睛,我们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了...
沙洲不禁泪目。
父母在大漠深处治沙,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自己。
更令沙洲激动的是,这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了八百里大沙深处每天的气候数据,还有沙尘暴发生的频次,这对于沙洲训练流沙大模型至关重要...
父母留下的这个笔记本,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沙洲继续翻看,却发现笔记本很快就没了。
以前的笔记本很薄,记录不了多少东西。
这本笔记本上,只记录了一两个月的数据,根本无法支撑流沙大模型的训练和计算。
沙洲赶紧伸手又在灶洞里掏摸,却什么都没有摸到。
这灶洞里居然有你爹妈留下来的东西啊,我们当年来的时候,咋没有发现...
李大爷叹道。
他当年也跟着沙井子林场的人来寻找沙洲父母,但当时大家都着急地寻人,也就没有仔细看其他东西。
傻妞,你们有啥发现吗
沙洲回头问道。
傻妞和二狗子都搭载了毫米波雷达激光多光谱环境感知阵列传感器,包含激光雷达、热成像、气体传感器等高精设备,探测能力比人要强得多。
我扫描了倒伏枯死的胡杨树,发现它们的年轮里都有13次变异,很可能是遭遇了13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