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国宝大熊猫
海子,地下水位很浅,最适合播撒草种,防风固沙。
当然,去八百里大沙之前,必须做好防护准备,随便还能勘测一下地形,为设计监测站拿到一手数据。
还有消灭鼠患的事情,也刻不容缓。
每每想到无数大沙鼠正在毁坏人们辛辛苦苦种植的梭梭林,沙洲就睡不着觉。
他连夜设计了一款模仿骆驼的灭鼠护林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只是在梭梭林里走来走去巡逻,遇到大沙鼠的洞就用机械臂破坏,对于沙洲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唯一困难的,就是灭鼠机器人长期在野外作业,充电是个大麻烦,沙洲就给它设计了最高精尖的太阳能板,让机器人在沙漠里自给自足,不用回来充电。
反正沙漠里多的就是阳光。
就算没电了,灭鼠机器人也可以就地休息,等有电了再工作。
沙洲还设计了鹰隼的鸟窝,用3D打印机打印了几个做实验,材料里添加了阳和村附近的石英沙,这样鹰隼就能更好地适应,免得它们排斥,不肯做窝安家。
沙洲还打算在每个鸟窝里安装了红外触发式隐蔽监测设备,防止盗猎...
那些野生鹰隼,在一些不法分子眼里,可都是会飞的钞票。
至于用超声波驱赶大沙鼠的想法,沙洲也请教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但他们说,超声波对大沙鼠的影响有限,只有30%左右的大沙鼠有应激反应,效果不太好,建议沙洲用次声波加气味干扰,可以释放天敌尿液信息素,驱赶大沙鼠...
沙洲便改变了研究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开始研究次声波加信息素驱鼠的仪器。
一些动物学家,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告诫沙洲,鹰隼的窝要和大沙鼠的数量匹配,不能过多,要是人为干预加速天敌繁殖,可能破坏食物链的稳态...
这个问题,沙洲也早就想到了,任何事情都得顺应大自然的规矩,不能做过头。
要是鹰隼太多,把沙鼠都抓尽了,很有可能带来新的不可预见的生态危机。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动物主家还建议,在给鹰隼喝水的封闭滴灌式蓄水池地下,设置一些冷凝水收集装置,利用昼夜温差凝结空气中的水分,这样就能大大节约地下水的抽取。
这是模仿沙漠甲虫的仿生学应用。
沙城县沙漠里有一种黑色的甲虫,当地人叫它屎爬牛,但这种甲虫却不推粪球,而是吃草...
当然,沙漠里也没有多少粪球让它推。
屎爬牛在没有水源的沙漠里生存,却有自制纯净水的办法。
他们晚上把身子竖起来,让甲壳冷凝空气的水分,形成水滴,流到嘴里,就够他们喝了。
沙洲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小小的屎爬牛,都能进化出这么神奇的本事,它们的生存智慧,的确值得学习。
沙洲便按照动物学家的建议,在蓄水池下面设计了冷凝水收集装置,算下来每天能收集的水量也很可观。
在干旱缺水的大沙漠里,每一滴水都是宝贵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