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救人的真传。我读过民国时期一个法国传教士的笔记,说蓝家曾用蛊术治好过当时西医束手无策的顽疾。

    蓝若兮惊讶于他的见识。大多数外人提到蛊术,要么恐惧要么猎奇,很少有人知道蛊最初是医者的工具。

    蛊毒不分家。她低声说,能治病,也能杀人。

    我知道。程远点头,就像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关键在使用的人。

    夕阳将溪水染成金色,蓝若兮突然觉得这个外来者或许没那么讨厌。她站起身:明天早上来我家,带你看些东西。

    程远眼睛一亮:真的太感谢了!

    别高兴太早。蓝若兮警告他,看到什么都不能外传,否则。

    我明白。程远做了个封口的手势,守口如瓶。

    当晚,蓝若兮在炼蛊洞待到很晚。她取出《千蛊谱》,那是一部用苗文写在羊皮上的古籍,记录了蓝家历代收集的蛊方。其中大部分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也有少量致命毒蛊的炼制方法。

    阿爸说过不能给外人看。蓝若兮轻抚书页,犹豫不决。但程远眼中的热切让她想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医的自己,那种对知识的纯粹渴望。

    第二天清晨,程远如约而至。蓝若兮带他参观了药园,讲解了几种特殊草药的用法。程远认真地做笔记,不时提出专业的问题,让蓝若兮刮目相看。

    这些只是皮毛。午饭后,蓝若兮终于下定决心,跟我来。

    她带着程远来到炼蛊洞前。程远看到洞口刻痕时,眼睛瞪大了:这是...某种符文

    禁制。蓝若兮简短解释,再次用血开启石门。这次她没有提前收起金蚕蛊,而是大方地展示给程远看。

    天啊!程远盯着金蚕蛊,声音发颤,我以为这只是传说!《本草纲目》里提到过金蚕蛊,说它能解百毒。

    也能种百毒。蓝若兮警告道,但语气已经柔和许多。她开始讲解各种蛊虫的习性和用途,程远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

    接下来的两周,程远几乎成了蓝若兮的影子。他们一起上山采药,研究《千蛊谱》中的配方,甚至尝试改良了几种治疗风湿的药蛊。蓝若兮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的相处,程远的幽默和学识让她封闭已久的心渐渐松动。

    若兮,你看这个。一天傍晚,程远兴奋地跑进院子,手里捧着一本旧书,我在县城旧书店找到的!

    那是一本民国时期的医书,里面竟然记载了几种苗疆蛊术,虽然粗浅,但确实是真传。蓝若兮翻阅着,突然在最后一页看到一个熟悉的签名——蓝景天,她曾祖父的名字。

    这...这是曾祖父的笔迹!她惊呼,这本书怎么会在外面

    缘分吧。程远微笑,送给你。

    蓝若兮抬头看他,夕阳给程远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眼镜后的眼睛温柔而真诚。那一刻,她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

    当晚,蓝若兮梦见父亲临终前的场景。老人干枯的手紧握着她,声音嘶哑:若兮,记住.蓝家的蛊术决不能外传,尤其是金蚕蛊会引来杀身之祸...

    她惊醒时,窗外月光如水。一种莫名的不安萦绕心头,但她告诉自己程远不一样,他是真心热爱这门古老医术。

    第二天,程远没来。蓝若兮等到日落也不见人影,心里空落落的。第三天清晨,她决定去县城找他。

    刚出寨子,她就感觉不对劲。林间太安静了,连鸟叫声都没有。蓝若兮警觉地停下脚步,从腰间摸出一包药粉。

    出来吧。她冷声道。

    树后走出三个陌生男人,穿着普通但眼神锐利。领头的是个疤脸汉子,手里把玩着一把蝴蝶刀。

    蓝姑娘,久仰大名。疤脸咧嘴一笑,我们老板想请你去做客。

    没兴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千蛊谱简介 >千蛊谱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