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月的父亲读着《吴一尘和辛如月命理书》,...二人早已泣不成声,是愤怒,是痛苦,是一起勇敢的逃离,还是天各一方
为了爱,我又大闹如月的订婚现场,痛苦的等待、决绝出走,她却如蒸发般般消失不见...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又再次遇到,是否能打破分离的魔咒。
1一年前,我的妻子因病去世了。因为是思念缘故,在她去世这一年里我越发苦闷。一年后,为了调整自己苦闷的心情,我申请了去偏远乡镇图书馆为期一年换岗工作,把孩子也托给了父母。说是换岗,不如说我想找一个陌生的环境逃避一下内心的孤独罢了。
2换岗后的某一天,在我一个人借阅室里,竟然遇到了二十年前突然消失不见,曾经让我痛彻心扉大学恋人辛如月。
辛如月...
吴一尘...我们都愣愣好一会儿。
如月,到这偏远的小地方,不单单借两本书吧。我激动的有些不知所措。
如月摘下墨镜,依然是那双让我沉醉的眼睛,眼角有些湿润,或许流了泪。青春时麦色的脸更深了些,退去往昔的清纯,此时显得更有岁月成熟之美。
这次回来是看我母亲的,她住在附近山里的敬老院里。通知说有些严重啊。如月说话依然清脆,但那口气像是说着一个久别重逢的朋友。
你家离此地甚远,咋找这么远的敬老院。
这也是托当地一位老亲打听的,说这里不但服务设施环境较好,主要是这里有位懂医的老护工,更适合她调养。她拿着墨镜轻轻得戴在头上,笑了笑。
托我母亲的福,见到了你。
我内心一紧,凄然一笑,托老人家的福,真高兴见到你,如月...
阳光灿烂,我们又都沉默如金。
3我跟领导请假,驱车取了如月寄存在旅游驿站的旅行箱,找了个便宜进山的农家院。晚上和如月吃过饭,漫步在洒满月色的湖岸。带了她大学就爱看勃朗特《简爱》及托尔斯泰的《复活》给她,它深情地接过书,温柔的抱在怀中。我看见她眼角有晶莹的泪。
如月,我请了几天假,决定陪你一起去看看阿姨。看看这几天有啥需要做的,或许一起走走...我不敢看她的眼睛。
不用了,一尘,出租车很方便,我一个人也可以...如月也扭过脸。
谢谢老天给我这个机会,还能再见你一面,真让人高兴。我含泪望月。久久的苦闷变成了伤感的快乐。
4我们说起了各自的家庭。发生那次事件后,如月离家去了南方工作。没几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此抑郁不起,加之工作忙,就把母亲送到了口碑较好疗养院,后来辗转到这里。后来如月参加国际红十字会,到处演讲集善款,又经常好几个月参加支非活动。这次回来时间很紧,处理完母亲的事,还得参加某项慈善基金会议。她说,工作忙的没时间想自己事,累呀、苦呀、乐呀啥的,都是岁月的酒,饮着饮着就是一辈子,这样随遇而安的生活也好啊。我告诉如月,我成了家,有了妻子和女儿。图书馆,业务不多,很清闲,偶热写点不入流小文章,打发打发时间而已。大部分业余时间陪陪孩子,偶尔和朋友喝点酒。比起你的生活乏味的很。这次工作纯粹是换岗调研,(没有告诉如月是因为妻子病逝,抑郁孤独的缘故。)偶然的一举,竟遇见了她。
5太阳升起,山谷云雾散去的时候,我们驱车到了如月提到的那个疗养院。联系的护理员早已等候了,相互打了招呼。他介绍了如月的母亲状况。说老人家身体状况不错,只是白日昏睡时候多了些,说话容易激动。这一段时间经常半夜喊你的名字,虽无大碍,但还是考虑稳妥起见给您打电话。如月点头表示感谢。
6如月的母亲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