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美空军投下温暖
    冬日的天空苍白如纸。尽管常德的地面焦土残垣、弹火纷飞,但她的上空,却依然是那么辽阔和纯净。

    “嗡嗡”,一架黑色蜻蜓般的飞机翩翩而至。

    正在交战的中日双方部队,“劈劈啪啪”的枪声忽然都停住了。日军指挥官并没有在此刻调动飞机来助攻轰炸,所以望着这架颇有些可疑的飞机有点莫明其妙。而国军官兵还以为又是日机来空袭,便都缩起脑袋躲进掩蔽所内。幸好一个胆大的国军排长认识飞机的徽号标记,他立刻就从低飞盘旋的飞机翅翼上认出这是中美空军的C-46运输机,他情不自禁地跳出阵地欢呼起来:

    “噢,我们的飞机!我们的飞机!”

    随着这名排长的呼喊,国军士兵也都纷纷跑出来欢呼,朝着天空上的中美空军运输机挥手召唤。

    “隐蔽!隐蔽!”远处的日军队伍顿时混乱成一团,为躲避中美空军飞机有可能的俯冲扫射,在指挥官的一阵阵警告声中,士兵大片跑开疏散,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C-46的观察员眼睛也真够厉害,飞机刚刚盘旋了两圈,便观测准了国军阵地位置,随即飞机轻轻翘了翘尾巴,投下几个大棉包,没容日军作出更多的反应,它就迅速地飞走了,消失在远天的茫茫白云之中。

    空投的棉包里装的是子弹、报纸和猪肉。这是中美空军第一次对常德守军第57师空援,获得成功。遥望苍天,余程万双手合十,感激地喃喃自语道:“陈纳德将军,没想到你真够义气!”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空军为何称中美空军,这主要是陈纳德的原因。1937年5月,兼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第一夫人宋美龄,经笕桥航空学校美籍教官比利·麦克唐纳和罗易·霍尔布鲁克鼎力推荐,聘请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上尉陈纳德为航委会顾问。卓有才华的陈纳德在美国曾研究出一套新的飞行战术,摒弃以往单机“各自为攻”的空战方式,而采用三机编队协同攻击(两机攻击,一机在高处掩护),这套战术后来证明确实行之有效,而在当时却未引起上级重视。陈纳德郁郁不得志,抵华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他被派到南昌,主持该地战斗机的最后实战训练,并用他的新战术武装中国飞行员。以后的大量事实表明,宋美龄重用陈纳德,是对中国国民党空军一大贡献。

    陈纳德为报知遇之恩,倾力训练年轻的中国空军,在他的努力下,一支规模虽小但效力日强的飞行部队终于建立起来了。到正式参加抗战前,列入编制的飞机共有296架,编为9个大队,每个大队2~4个中队,共有31个中队,每个中队有9架飞机。

    中国空军的主力飞行员全是陈纳德精心带出的学生,从1937年8月14日至8月21日,仅半个月,国军飞行大队就击落日机61架,把号称精锐的鹿屋和木更津两个海军航空队消灭殆尽,使骄横狂妄的日本空军受到沉重打击,鹿屋航空队司令官石井义海军大佐,因惭愧而剖腹自杀。

    武汉、广州失陷后,日军涉步向内陆深入,大片中国领土被日本侵占,直接损害到美国在华利益,美日关系逐渐恶化。从1940年起,美国出现了直接援助中国抗战的迹象,中国政府遂于1940年11月,先后派陈纳德、毛邦初、宋子文赴美,进行求援活动。

    陈纳德以中国政府的使者身份回到美国,开始的活动并不顺利,因为那时美国的援助重点在英国,对中国抗战并不关心。后来,陈纳德得到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和海军部负责航空事务的次长托马斯·科克兰的支持,终于说服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案”。根据这项法案,中国可以用租借方式从美国得到飞机和其它航空装备。又经陈纳德积极活动,中国不久便从克蒂斯·莱特飞机公司得到了100架原来准备给英国的先进的P-40C战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简介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目录 > 中美空军投下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