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目,居然能直接抵免
洁!你快看这个!
林悦宁突然从床上蹦下来,把平板怼到她面前。
央视新闻的直播画面里,香港教育局局长正在讲话:我们已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为受影响学生提供全流程支持……
画面切到港科大校园,副校长对着话筒说:截至今日,我们已收到
17
名哈佛在读生的转学咨询。
我抓起手机,翻出三天前中介发来的消息:港校今年申请量暴涨,建议慎重考虑。
可现在,邮件里白纸黑字写着:本年度新增
50
个商科硕士名额。
窗外泛起鱼肚白,我鬼使神差地点开港科大官网。
会计硕士项目的课程表里,赫然列着大湾区税务实务跨境并购案例——
全是
UIUC
没有的特色课。
鼠标滚轮继续下滑,突然停在一行小字上:优先录取:受国际形势影响的优秀申请者。
突然想起大二暑假在哈佛听过的那个讲座,港科大教授当时说过:教育的价值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给你的应变筹码。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照在那张被划烂的
UIUC
笔记上。
我摸出钢笔,在新的一页重重写下:HKUST
-
72
小时倒计时
4
十字路口的博弈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家庭群聊,手指悬在发送键上迟迟没按下去。
爸妈,我可能要去香港读书了。
这行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最后变成:这周末我回家吃饭。
高铁上,我塞着降噪耳机假装听歌,实际上在反复练习说辞。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像极了这半个月来急转直下的留学计划
——
从
UIUC
梦碎到港科大抛来橄榄枝,前后不过
72
小时。
洁洁回来啦!
老妈系着围裙开门,油烟味混着红烧肉的香气扑面而来。老爸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正播着国际新闻。
餐桌上糖醋排骨堆成小山,老妈第五次往她碗里夹菜时,我终于清了清嗓子:那个...
港科大给了我提前录取。
筷子碰碗的清脆声响戛然而止。
香港
老爸的眉头拧成川字,前两年不是还闹得很凶
电视里恰好在放议员辩论的镜头,他顺手把音量调大了三格。
我从包里抽出平板,调出早就准备好的数据:去年内地赴港留学生增加了
32%,现在有
IANG
签证,毕业能留两年...
数据是数据!
老爸的筷子重重拍在桌上,你张阿姨女儿在港大,说租房一个月要八千!
我可以住深圳,每天过关。
我飞快点开相册,你看,科大离口岸就三站地铁。
老妈突然插话:你表姐在英国读研,说香港学校回来不好找工作...
妈!
我调出
QS
排名截图,港科大商学院的就业率比
UIUC
还高
2
个百分点!
客厅里的古董钟敲了七下,老爸突然起身去阳台抽烟
——
他戒烟三年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