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今日的绿豆汤,用井水镇过,还冒着丝丝凉气。
但我到时却又见他和那学生独处。
先生尝尝这个。
那学生从袖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罐,这是我特意寻来的蜜渍梅子,最是解暑。
徐宴低头尝了一块,含笑道:确实好吃。
我站在门口,呆立了一阵子,转身离开。
翠云在身后愤愤到:我看这学子定是没个才学的,才用这些小花招讨老师欢心。
翠云,说过多少次了,慎言。
徐宴喜静,我早已养成了不多言多语的习惯。
尽管心烦意乱,我还是生生忍着。
只是从此,再也没去书院给他送过吃食。
想起那些令我心酸的画面,证实了我的猜测。
她便是那个常和你单独作诗的学子吧。
徐宴一顿:是她。
提起苏玉,徐宴的神情温柔了许多。
还请你暂时保密。世间对女子多有苛刻,我怜她在如此贫苦之地尚怀求学之志,也请你多体谅她。徐宴十分诚恳看向我,她,很辛苦。
我苦笑。
你和她,只是师生撑着一口气,我到底还是想听到真相。
徐宴一愣,抿唇不语。
3
一场大雨,浇灭了心头的期盼。
让我大病一场。
病好之后,我一直不想出门。
而徐宴在这期间接到圣旨,官复原职,调回京城。
当年徐宴因为替别人求情,惹怒天子被贬。
如今,冤案被翻。
徐宴便成了刚正不阿之臣。
天子感念徐宴有治世之才,召回京中,重新启用。
中秋,学子们筹备诗会,一来为谢师,二来为送别。
我作为徐宴的正妻自然要出席。
说来徐宴能去书院教书,还是我的一番努力。
徐宴从高高在上的帝师,一遭被贬,不只是物质上的贫瘠,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本是莹莹翠竹但奈何污泥染身,眉宇间笼罩着压抑。
夫君,天朗气清,去爬山吗
太累,不去。
夫君,冰镇西瓜解暑,吃点吧。
太凉,不吃。
夫君,这话本着实有趣,你也看一看。
太长,不看。
我做了很多努力想为他排解烦恼,始终不见成效。
后来,我终于发现此处有个贫寒学子读书的书院。
边塞之地,学子们很渴望知识。
我央求了书院的院长。
院长终于同意让徐宴这个被贬的官员在书院兼职教书。
或许是觉得教书育人有意义,
徐宴聚拢在眉间的压抑散去,嘴边终于又噙着淡淡的微笑了。
data-faype=pay_tag>
谢师宴上,我见到了苏玉。
她一副男装打扮,但掩饰不住清丽的容貌。
她作诗,徐宴认真听,脸上的赞赏都那么温柔。
月色下,看向她的眼神暧昧不清。
原来,我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费尽心思安排徐宴去书院教书,不仅让他重拾信心,还让他邂逅红颜知己。
真是可笑。
竹林旁,他和她一琴一笛,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出。
所谓知音,便是同一片月光下,他们是相互依偎的两支竹子,并肩感受沙沙的风吹,感受温柔月色的笼罩,享受同一频率的心动。
不经意一瞥,苏玉弹奏的那焦尾琴好生眼熟。
那一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