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曾提过,这位公主是今上胞妹,出家为道士,但在朝中影响力极大。
正是。贺知章点头,她每年此时都会从王屋山回长安小住。我找个机会引荐你。
李白再三拜谢。当晚,他醉醺醺地回到客栈,心中却无比畅快。得遇贺知章这样的知音,比中制举还令他兴奋。
然而,好景不长。数日后,制举结果公布,李白竟然名落孙山。更令他震惊的是,中举者中不乏才学远逊于他之辈。贺知章闻讯赶来,脸色铁青:
有人从中作梗。贺知章压低声音,李林甫那厮最忌才学之士,尤其见你与我交好,更是暗中使绊。
李白如坠冰窟:难道就此作罢
贺知章叹息:暂且忍耐。待玉真公主回京,或有转机。
等待的日子里,李白在贺知章引荐下,得以出入长安各大诗会文宴,诗名日渐响亮。但他的傲骨也惹来不少麻烦。一次在驸马张垍的宴会上,他即兴赋诗嘲讽了几个附庸风雅的权贵,结果被当场逐出。
李兄何必如此事后,同为贺知章门下的王维劝道,这些人虽庸俗,但得罪不起啊。
李白冷笑:我李白宁可粗衣淡饭,也不向这等庸人低头!
王维摇头:在长安,没有靠山,光有才华是行不通的。
李白不以为然。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体会到王维话中的深意。没有功名的他,在长安寸步难行。即使有贺知章这样的贵人相助,也难以打破根深蒂固的门阀壁垒。
一个月过去了,玉真公主仍未回京。李白盘缠将尽,又不愿向贺知章开口求助,日子越发窘迫。这天,他正在客栈院中练剑排遣愁绪,忽听有人叩门。
来者是贺府仆人:李公子,老爷请您过府一叙。
李白心中一喜,莫非玉真公主回来了他匆匆换了衣服赶到贺府,却见贺知章面色凝重。
太白,有个不好的消息。贺知章直截了当,玉真公主今年不回长安了,直接去骊山避暑。
李白如遭雷击,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贺知章叹息着取出一封信:这是我给张说的荐书。他虽已致仕,但在朝中仍有影响力,或许能帮上忙。
李白接过信,心中五味杂陈。张说乃前朝宰相,文坛盟主,能得到他的荐书自是幸事。但经过这些日子,李白对长安官场已经心灰意冷。
多谢贺老厚爱。李白深深一揖,白想先离开长安一段时间,静心思索。
贺知章理解地点头:也好。长安这潭水太浑,不适合你这样的真性情。不过记住,无论何时回来,贺府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临别前,贺知章又赠李白一幅亲笔所书的字轴,上面写着谪仙人三个大字。
你当得起这个称号。贺知章拍拍李白的肩膀,世事沉浮,唯有诗酒永恒。
回到客栈,李白开始收拾行装。长安之行,虽然仕途失意,却让他认清了现实,也结识了贺知章这样的知己,不算全无收获。只是该如何向许氏和许圉师交代想到这点,他就心如刀割。
夜深人静,李白独坐窗前,望着大雁塔的轮廓映在夜空中,突然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