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唯一有点价值的线索就是,三名伙计都指出凶手身着一件灰布长褂,并与寺庙和尚穿的有限像,不管是不是,总要顺着线索调查一下。
赵德柱,这三个人看好了,案件没结束前谁也不能离开小镇,谁走枪毙谁,其余人和我去寺庙。
2.
二十多里山路,警车颠簸得我骨头都快散了架,可到了寺庙,八个灰布长褂的僧人往那一站,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布褂子洗得发白,跟现场三名目击证人说的差不多,可这群和尚个个都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真没人昨晚出去过我扯着嗓子又问了一遍,唾沫星子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方丈笑眯眯地合掌:老衲以寺庙清誉担保。
老和尚什么清誉担保的,我压根儿就不信!可看着和尚们挤在禅房里打地铺的样子,心里又忍不住犯嘀咕——大冬天的,有人起身,旁人确实能察觉。
没办法,只能悬赏发告示了。
回警局的路上,刘海柱还在我耳边唠叨:队长,两块大洋谁肯开口啊
我瞪了他一眼,一把夺过稿纸,笔尖重重划在纸上。五块大洋!这他妈都够买两头肥猪了,要是还找不到线索,我这队长的脸往哪儿搁
寒风卷着雪粒子往领口灌,我盯着告示上灰布长衫四个字,牙根咬得生疼。
满大街都是穿灰布长褂的人,这线索就跟攥在手里的雪似的,越攥越化。妈的,凶手到底藏在哪儿
还好,通告发出去不到半天便有了消息。
队长,有人举报看到了凶手
我在办公桌上想着案件细节,刚想喝口茶又被赵德柱撞门声搞得茶水落地,一口没喝上。
我说赵德柱,你就不能稳重点,又不是第一天当警察了。
队长有个早上出摊卖馒头的说看到了凶手。
第四个目击者是一名五十左右的男子。
长官,我今早出摊卖馒头,在东街岔路口碰到一名身穿灰色长褂的男子,走路急匆匆的,但是你们说的柴刀我没看见。
警员照常对他进行了简单的询问。
你是每天早上都这个点出摊吗还是只有今早
每天都是,长官,我可是好人啊,你要不信,街坊们都能证明,每天都出来卖馒头的。
我让下面的警员到目击者家里和周围街坊调查,确实如他所说,每天差不多都是这个点出门。
凶手摸样,大概还记得吧
记得记得,那人一看就不像好人,我记得清楚咧。
我让画师按照他说的画了像:中等个子,左脸有个痣......。
赵德柱,你带着兄弟们员们挨家挨户进行询问看有没有认识的,告诉兄弟们多辛苦一下,我案子结束请大家喝酒。
好嘞队长,你就瞧好吧听到喝酒,赵德柱瞬间精神。
3.
终于在案发第二天有了一点线索。
队长,东街山货铺那边有消息了,有人见过这个人。
我刚跨进山货铺门口,就被刺鼻的香水味熏得冲鼻子,只见老板娘独自趴在柜台前拨算盘。
是你说见过画像这个人吧一名警员把画像递了过去。
她看了一眼,指尖戳向画中人:这人欠我们钱,化成灰我都认得,尤其脸上那颗脏痣。每次催账都打马虎眼,还威胁当家的突然她压低声音,长官,你们可得帮我们要回来,好多钱呢。
那吴常威在家吗让他到警局配合一下调查。我敲了敲柜台。
长官,真不巧,当家的上周走货去了,还没回来。
和谁一起劝你实话实说,这可关乎一件命案。我盯着她躲闪的眼神。
她绞着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