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灯笼突然倾斜,照亮地上那滩虫尸。陈厌这才发现甲虫爆开的体液里裹着半截鼠爪,爪尖套着枚褪色的银戒指——戒面刻着民俗考察队1983。

    冷汗顺着脊梁骨滑进尾椎。陈厌撑着界碑爬起来,摄像机镜头盖不知何时打开了。取景框里,姜九姑的影子被拉长到岩壁上,本该是头部的位置却蠕动着某种多足生物。

    我是来拍…

    晓得。姜九姑用假肢敲了敲界碑,电视台的人总爱挑忌日进山。上次那五个后生,有两个连头七都没熬到。

    灯笼突然转向阿卯。少年蜷缩在岩缝里啃咬自己的手腕,鲜血顺着铜铃缝隙往下淌。姜九姑从腰间解下个黑陶罐,挖了团腐肉砸过去。陈厌看清那团东西的瞬间差点呕吐——是泡在尸油里的婴胎手掌。

    阿卯发出满足的呜咽,喉间铜铃震出细碎回声。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些被腐肉砸中的荧光蛆虫突然直立起来,像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提线木偶,排成队列朝裂谷深处爬去。

    跟着虫走。姜九姑的假肢戳了戳陈厌后腰,戌时三刻阴兵就要借道,活人沾了山魈老爷的怨气,得用符水洗身。

    陈厌倒退半步,后颈突然撞上冰凉的东西。是阿卯不知何时绕到背后,铁钩上的腐臭味喷在他耳垂上:喝呀…喝了就能看见…真正的赶尸…

    蛆虫引的路尽头是座吊脚楼村落。楼群依山而建,檐角挂的却不是铜铃,而是用竹篾扎的缩小版棺材。陈厌注意到所有门窗都贴着褪色的黄符,符纸纹路不像汉字,倒像盘曲的蜈蚣。

    更诡异的是晾衣绳。

    每栋吊脚楼前都横着三根麻绳,上面夹的不是衣物,而是巴掌大的纸人。那些纸人穿着现代服饰,有个穿西装的甚至戴着金丝眼镜。当山风掀起纸人后摆时,陈厌瞥见每张纸人背后都用朱砂写着生辰八字。

    到了。姜九姑推开村尾的祠堂门。积灰簌簌落下,陈厌被浓烈的松脂味呛得咳嗽。等眼睛适应黑暗后,他浑身的血都凉了——五具棺材呈五芒星排列,棺盖敞开,里面摆着索尼摄像机、三脚架和泛黄的场记板。

    这、这是…

    电视台的旧东西。姜九姑用灯笼点燃供桌上的尸油灯,八十年代那队人留下的。他们说要拍赶尸,结果连山魈老爷的规矩都不守。

    火苗窜起的刹那,陈厌看清供桌中央摆着个陶瓮。瓮身插着五根白骨,每根都穿着不同款式的戒指——其中一枚和他见过的鼠爪银戒一模一样。

    阿卯突然拽了拽陈厌的衣角。少年沾血的手指在地上画了个歪扭的电视机图案,又在屏幕里添了五个火柴人。当他准备画第六个时,姜九姑的假肢重重跺地:去磨药!

    陈厌是被反锁在祠堂偏房的。

    说是房间,其实更像刑讯室。墙上钉着七把造型奇特的铜刀,刀柄都刻着人脸,有的哭有的笑。墙角堆着几十个玻璃罐,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却不是器官,而是各种电子设备:大哥大、寻呼机、甚至还有台索尼随身听。

    喝了。姜九姑端着陶碗进来时,陈厌正在研究窗棂上的抓痕。那些痕迹从外向内延伸,最深的一条里卡着半片断裂的指甲。

    碗里液体黑如沥青,表面浮着层油膜。陈厌强忍恶心凑近,嗅到朱砂混着尸臭的味道:这是什么

    驱山魈的符水。姜九姑的假肢突然卡住他下巴,你们这些拍电视的,身上电子物件太多,扰得阴兵道不安生。

    陶碗逼近唇边时,陈厌看清碗底沉着只干瘪的壁虎。那壁虎的尾巴打了个结,正是苗疆巫术中的锁魂扣。他挣扎着扭头,却透过窗缝看见院里的晾尸架——月光下分明挂着五具蒙白布的尸体,可第六根竹竿上却空荡荡的,只悬着个没写字的纸人。

    你猜为什么每次阴兵借道都要死五个人姜九姑的声音突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葬骨铃简介 >葬骨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