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宋晓阳把车停在溪林镇入口的石碑旁,熄火后揉了揉酸痛的脖颈。连续五个小时的车程让他的后背紧贴着座椅,像被钉在上面一样。他摇下车窗,潮湿的空气立刻涌了进来,带着泥土和树叶腐败的气味。
欢迎来到溪林镇,石碑上的红漆已经剥落大半,字迹模糊不清。宋晓阳掏出手机,信号格只剩下微弱的一格。他叹了口气,把手机塞回口袋。作为《都市日报》的调查记者,他早已习惯前往各种偏远地区,但溪林镇给他的感觉格外不同。
雾气像有生命一般从树林间渗出,缠绕在车轮周围。宋晓阳看了眼手表——下午三点十五分,天色却暗得像傍晚。他打开车门,脚刚落地,鞋底就陷进了松软的泥土里。一阵冷风掠过他的后颈,让他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真见鬼的天气。他嘟囔着,从后备箱取出相机包和行李箱。
镇上唯一的旅馆松涛居坐落在主街尽头,是一栋两层的老式木结构建筑。宋晓阳推门进去时,门铃发出刺耳的响声。前台空无一人,只有一盏昏黄的台灯亮着。
有人吗他敲了敲柜台。
来了来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从里屋慢吞吞地走出来,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宋晓阳,住宿
是的,宋晓阳,《都市日报》记者。他出示了记者证,预订了一周的房间。
老人眯着眼看了看证件,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铜钥匙,204房,上楼右转尽头。现金支付,每天一百二。
宋晓阳接过钥匙,谢谢。对了,镇上最近是不是有几个失踪案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老人的手突然停在半空,眼神变得警惕,你是为这事来的
算是吧,报社派我来做个调查报道。
没什么好报道的。老人转身走向里屋,年轻人贪玩,跑山里迷路了而已。早餐七点到九点,过时不候。
宋晓阳挑了挑眉,拎着行李上楼。房间比想象中干净,但弥漫着一股霉味。他放下行李,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和录音笔,然后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窗外,雾气更浓了,几乎看不清十米外的建筑。宋晓阳皱起眉头,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作为调查记者,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小镇隐藏着什么。三起失踪案,都是年轻女性,最后出现的地点都在溪林镇周边,时间都在雾气最浓的凌晨。太巧合了。
他打开电脑,调出之前收集的资料。第一个失踪者是23岁的李晓雨,来溪林镇采风的画家,三个月前失踪;第二个是当地中学教师王雪,28岁,一个月前下班后没回家;最近一个是上周失踪的大学生张婷,来小镇看望外婆。警方记录显示,三人都没有离开小镇的迹象,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宋晓阳合上电脑,决定先去镇上转转。他穿上外套,刚打开房门,走廊尽头突然闪过一个人影。
喂!他喊道,但那人已经消失在楼梯转角。
宋晓阳追到楼下,旅馆大厅空荡荡的,只有门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他推门出去,雾气中街道几乎没有人影。一家名为林间书屋的小店亮着灯,他决定进去看看。
书店里温暖干燥,与外面的潮湿形成鲜明对比。书架间,一个穿着米色毛衣的年轻女子正踮着脚整理最上层的书籍。听到门铃声,她转过头来。
欢迎光临。她的声音清澈,像山间的溪流。
宋晓阳愣了一下。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黑发松松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她的眼睛是罕见的琥珀色,在灯光下像融化的蜂蜜。
你好,我是宋晓阳,新来的。他伸出手。
女子犹豫了一下,用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沈黎,书店老板。
这书店不错。宋晓阳环顾四周,开多久了
三年。沈黎继续整理书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