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
京城的雨停了。
云开日出,虹销雨霁。
街上已是观者如云,熙熙攘攘。
老百姓比肩叠踵,挤在沿街地段。
一时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一位大婶扬长脑袋,“哎,今日当真要跨马游街?这人怎么还没来!”“害,急什么!就是今日!我那在礼部的表哥传来的千真万确的消息,说是昨日雨停后圣上亲自开口的呢!”另一人大声问道:“你们有谁可见过这次的三甲?”“要说三甲,先说这状元……”正说着,长街尽头就有人打马而来。
只见最前方一队仪仗,抬着“进士及第”的牌匾缓缓而来,旌旗飘飘,鼓乐相随。
欢乐祥和,不必多言。
一人头插金花,十字披红,脚跨金鞍红鬃马,手捧钦点圣诏。
意气风发,好不风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便是此次科举的状元——林玉。
林玉坐在马上,由马夫牵马缓行。
往下一观皆是人群,或欢欣,或羡慕。
旁人艳羡至极,如若未占到极佳位置,便踮起脚尖伸长脑袋,来观望这些登科进士们的风光。
目光跟随长队从街那头移到街这头,直到最后一个人的身影都消失不见,众人才不舍慢慢离去。
但留在这条街上的热闹气息却并未消散。
待到皇宫正门,鼓乐声停,众人皆下跪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定安十七年恩科殿试苏州才子林玉高中榜首,念其卷中尤胜谳治,特封为大理寺正,榜眼杨帆、探花温衡特封为翰林院编修。
望尔等恪尽职守,勿荒懈怠,钦此!”林玉心下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稳着手接过那绫锦织物。
只见圣旨上方祥云瑞鹤环绕,两端银色巨龙翻飞。
“杂家在这里恭喜寺正了。
”皇帝身边的李公公略显谄媚,笑着对林玉道。
林玉同样回以一笑,“多谢公公,往后还得多多照拂。
”众人纷纷走上前去道喜。
林玉不动声色,应付起一个个半真半假的奉承。
暮时,这场盛大的游街在昏黄日光中,以状元回到居所宣告结束。
此后,林玉就是新上任的大理寺正。
院中,林玉已脱下那大红袍子,换上平常所穿莹白云纹长衫。
此刻静坐在桃树下,神思稍显倦怠。
直至被冷意淹没,她才起身进屋,将窗户关上,阻断冷风入内。
而后,林玉熟练地用热水细细洗掉脸上浓黑且长的眉毛,摘掉束缚头发的布带,脱下用以束胸的布带。
青丝如瀑,垂在身后。
男儿装扮女子身。
原来,这状元竟是女儿郎!浮云遮月,墨色浓重,夜雾笼罩在沉睡的大地上。
有人的声音不知从何传来:“陛下,夜里天凉,回殿内吧。
”闻者叹了口气,踱着小步,慢慢走回巍峨建筑之中。
黑夜掩盖了许多秘密。
隔日,林玉便前往大理寺上任。
越过一望无际的前厅,由青铜、花岗岩以及饰有精美图案的木雕所构成的大理寺大门出现在眼前,两座石狮端坐两旁。
林玉微抬起头,便见写有“大理寺”的牌匾正挂当中。
那字端庄大方,笔力雄健,庄重威严不言而喻。
有一穿着黑色圆领服的人正站在门下,四处张望,约莫十七八岁的模样。
那人看见林玉后惊讶一瞬。
随即,那人快步走来,作了作揖,语气轻快道:“想必这位就是新上任的林寺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