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共担。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既有积极性,也有责任心...
台下听得很认真,不时有人记录要点。
发言结束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农业部长亲自点评:
林婉秋同志的发言很精彩!她们的模式确实值得推广。特别是在保持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实现规模化经营,这个问题很多地方都没解决好。
我建议,各地农业部门都要认真学习这个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会议结束后,很多代表都来找林婉秋交流。
小林,你们那个技术培训是怎么搞的
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质量控制的办法
我们想邀请你到我们省去指导工作...
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林婉秋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北京期间,她还参观了几个先进的农业企业,学到了很多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特别是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让她大开眼界。
如果我们也能引进这样的设备,生产效率能提高十倍!
回到家乡后,林婉秋立即着手新的发展计划。
大伯,我想建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您觉得技术上有没有问题
林大山仔细看了看她带回来的资料:有些复杂,但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人员。
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技术人员可以从外地招聘。
林婉秋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
北京之行让她认识了很多人,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
有些企业愿意与她合作,提供技术和设备。
有些银行愿意给她贷款,支持她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了。
农业部已经决定,在她这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不但有资金支持,还会派专家来指导。
婉秋,你现在可真是不得了!林三贵感叹地说,从北京回来就是不一样,见识和格局都不同了。
三叔,我还是那个我,只是眼界开阔了一些。林婉秋谦虚地说,但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这里。
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但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还要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半年后,全国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正式落户林家合作社。
这是一个占地一百亩的现代化培训基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不但有教学楼、实验室、示范田,还有学员宿舍和食堂。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代表都可以到这里免费培训,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开业典礼那天,农业部长亲自剪彩。
这个培训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部长在讲话中说,希望它能培养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林婉秋被任命为培训中心的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这是一个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通过培训中心,她的影响力可以辐射到全国各地。
第一期培训班就来了三百多名学员,分别来自二十几个省份。
林主任,您好!我们从新疆来的!
我们是内蒙古代表团!
我们是海南的!
看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林婉秋心中充满了自豪。
从一个穷困的农村姑娘,到全国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主任,这样的人生轨迹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她知道,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最初的决定:修复这个破碎的家。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