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决定把小本生意做大。
奶奶,咱家这个院子挺大的,后面那块空地能不能利用起来
林老太看了看院子后面的那片荒地:那里啊长满了草,你想种什么
不种东西,我想盖几间房。林婉秋指着空地说,一间做厨房专门做包子,一间做作坊缝制衣服,还有一间做仓库。
盖房子林老太吃惊地说,那得花多少钱啊
不用花很多钱。咱们村里有现成的土坯,林三叔会盖房子,只需要买点木料和瓦片就行。
林三贵以前跟人学过泥瓦活,手艺还算不错。
可是木料和瓦片也要不少钱...
我算过了,大概需要一百五十块钱。林婉秋胸有成竹,我有办法赚到这笔钱。
她的办法就是扩大经营规模。
现在每天卖包子只能赚十来块钱,但如果增加品种,再找几个销售点,收入能翻几倍。
三叔,从明天开始,您跟我一起做包子。我教您包包子的手法,您学会了就能帮大忙了。
林三贵连连点头:好!我一定好好学!
二伯的手很巧,筐子编得越来越好了。咱们可以多编一些,拿到其他村子的集市上卖。
这几天,林二牛的状态好了很多,不但会说简单的话,还能干一些轻松的活。
最重要的是,他编筐子的手艺在慢慢恢复,编出来的筐子结实又好看。
我还有个想法。林婉秋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咱们可以教村里的妇女包包子、编筐子,然后统一收购她们的产品。这样既能帮助大家增加收入,又能扩大咱们的生产规模。
这在后世叫做代工模式,但在这个年代,绝对是超前的经营理念。
林老太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这能行吗
当然能行!我们教她们技术,提供原材料,然后按质量收购成品。她们在家就能赚钱,咱们也有了更多的商品。
林三贵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村里的妇女大多没什么收入来源,要是能学会这些手艺,肯定愿意干。
那就这么定了!林婉秋拍板决定,明天我们就开始行动!
第二天,林婉秋带着林三贵去了县城,这次他们的目标不只是集市,还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她们找到了几家食堂和小饭馆,提出给他们供应包子。
我们的包子质量好,价格实惠,你们不用自己做,直接卖就行。林婉秋向一家饭馆老板介绍,而且我们能保证每天定时送货。
饭馆老板尝了尝她的包子,满意地点头:味道确实不错!那就先试试,每天要五十个。
就这样,她们跑了一上午,谈下了三家合作单位,每天固定供应一百五十个包子。
加上集市上的零售,每天至少能卖出三百个包子,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
下午回到家,林婉秋开始在村里招募代工。
消息一传开,很多妇女都来打听。
婉秋,你真的要教我们包包子村东头的李大娘问。
真的!不但教包包子,还教编筐子、缝补衣服。林婉秋耐心地解释,你们在家做,我来收购。做得好的,一天能赚好几毛钱呢。
几毛钱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了。
那太好了!我们这些婆娘平时也没什么事干,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再好不过了!
很快,就有二十多个妇女报名。
林婉秋挑选了十个手比较巧的,开始教她们包包子的技巧。
面要和得软硬适中,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
肉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包出来的包子才香...
包的时候褶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