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顿饭
慢放键,那时妈妈还需要蹲下来,抱着她揉着她的小卷毛,告诉她要乖要听话,她点头,眼睛亮亮的,像只期待零食的小狗。
从此范语像个皮球在亲戚中间被踢来踢去,从姑姑到舅舅再到姨妈家,每家都待不了太久。
范语半夜窝在被子里痛哭了两场之后产生了自己的一套逻辑,亲戚无论亲疏远近一律是外人,面对外人就要如春风般和善,要谦逊,要若即若离。
她小学二年级学会了在自己考了满分而小表弟考了八十分时不在姨妈面前拿出卷子。
四年级学会了在堂妹笑嘻嘻地把自己不爱吃的鱼头夹到范语碗里时把鱼头一点点啃干净。
初一学会了自己手洗带血的内衣,还要晚上趁着大家都睡觉时偷偷地洗。
长此以往,她学会了不挑衣服、不挑床铺,甚至不挑冷掉的剩菜。
她自以为,只要她乖巧,不惹麻烦,亲戚们就不会皱眉,不会背着她打电话抱怨:“这孩子养着真费劲。
”零食是更大的禁区。
姑姑在范语第一天住进来时一边给她剥了颗水果糖一边絮絮叨叨吃零食对小孩子生长是多么不好云云。
范语就立刻把茶几划为自己不可接触的禁地。
哪怕表弟瘫在沙发大嚼薯片掉的满地是渣,没心没肺地招呼范语一起过来吃,范语也没有靠近过一次。
只有那么一次,她因为帮忙布置考场没能准时回家,姑姑只剩了半碗饭在桌子上,范语凑合着拿热水泡完配着榨菜吃了,做完作业那点热量早就消耗的一干二净,她饿得翻来覆去,最后用力按了按饥肠辘辘的肚子,偷偷溜进厨房,想泡碗方便面。
在同学们早就吃腻了各种泡面,把注意力转向披萨炸鸡各种快餐时,范语仍然对最经典的红烧牛肉面有着朴素的渴望。
她刚把水烧开,姑姑就推门进来,皱眉:“小语,大半夜还吃泡面?饭菜不够你吃?”范语吓得手一抖,一整包调料全交代给了桌子,呛得她一边打喷嚏一边道歉:“没有没有……我就是有点饿……随便吃点。
”姑姑没再说话,只是催她赶紧去睡觉。
第二天,范语就听见她对姑父嘀咕:“这孩子嘴馋的要命,嫌我们亏待她。
”范语咬紧牙,脸烧的通红,她借口要帮忙洗碗,在厨房用冰水狠狠搓了一回脸才勉强把一脸怒色从脸上洗下去。
从此在姑姑家面对什么速食她都目不斜视表现得毫无兴趣,她是不懂事,但她有自尊。
最让她窒息的,是寄住在表哥家,范言是她表哥,高她两级,成绩平平,但精致漂亮,有一副和斯文外表完全不相符的恶劣脾气。
他们长得很像,站在一起像两只并排摆着的俄罗斯套娃,只有大小之分,并无相貌差别。
姨妈人很好,从小就宠爱妹妹,妹妹长大了就把这份爱毫无保留地倾泻给妹妹的女儿。
性格里还带着传统的对好学生的无底线的纵容,对范语百般宠爱。
但范言讨厌她,她也讨厌范言,两个人不言不语剑拔弩张地过了半年。
因为她看上去太听话,只有范言看破了她乖巧表象下一颗蔫坏的心。
范语也讨厌这个高傲自大的表哥竟然是整个家里最能理解自己的人。
每当家长和师长总拿她当榜样,把范言当反面素材:“你看看范语,成绩好,又不惹事。
”范言听多了,就歪着脑袋看着范语怪声怪气地笑,把范语笑得心烦意乱。
心想是不是偷买的电影杂志还是收钱帮同学写作业又被他发现了。
姨妈哪都好,偏偏就是对自己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厨艺很自信,还异想天开喜欢自己创新菜式。
殊不知端上来的新菜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