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3章
    叶之鹤含笑看向那人,浅浅让开一些位置,中早期的青花瓷釉面少见气泡,到了至正之后,气泡就开始变得多了起来,所以这一件东西大概可以判断是至正之后,在哪个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迁,就是制作青花瓷的内胎开始尝试加入新的配方来使变形减少。

    但是这样会导致器物的内胎变得厚重瓷实。

    但是这件瓷器之上,你们看碗足的位置,还是有些微微变形,但是内胎已经开始改变,变得略显厚重和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看上去有些酥松,釉面比中早期的青花瓷更加柔和,在雾状的色体之下大和中的气泡开始过渡,还有一些橘皮纹路。

    最关键的是青花瓷装饰的主流大多是白地绘彩,少数的青花拔白,则是用留白呈现主题,但这通常使用在大件上,这一尊小碗上罕见的使用青花拔白,附加镂雕,浑然天成富有一番风韵。

    我倾向于这是一件实验器作,相信这位藏家之前也去做过无损化学仪器验证,证明这是元朝所出的产物,见这件东西又与寻常种种不同,所以心生疑虑以至于惴惴不安。

    诸人本来还存了几分疑惑,一听都纷纷蹙眉思考,有一些人也不由得点头。

    叶之鹤说的也十分具有道理,饶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辩驳的。

    况且随后梁悯康的话也验证了叶之鹤的话。

    没错,的确做过无损仪器鉴定,证明是元朝时候制作的器物。

    哪怕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叶之鹤的说法,但大家还没有肯定,鉴定是一件需要严谨细致的事情,一件谁都有争议的器物,争议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不知不觉叶之鹤已经站到了最前面的位置,他站在那里再次细细的观赏了一番那一件元青花,就像是得到了某种满足一样,渐渐褪去。

    而人群竟然也无知无觉的变成了以叶之鹤为中心转移而转移,叶之鹤往画那边去,身后有些人也不再争论,跟随着叶之鹤来到了画这边。

    这幅吴道子罗汉图主要的争端主要还是在那些衿印上,有些人甚至可以目视这些衿印所用印泥。

    各个朝代的雕刻技法和印泥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常常在这些东西里打转的老师傅,各个的眼力都贼精。

    但这幅画可不是这么好判断的,如果真的这么好判断也不用拿到这里来了。

    针对这幅画又有人有不同的见解。

    贺老的目光一直都落在上面,刚才许多人去了瓷器那边看热闹,贺老也依旧在这里,以至于大家回来的时候,贺老还是在第一梯队观察的人。

    老贺,你品出点什么味道来没有徐智绘开口第一个就是直接找贺老。

    贺老虽然脾气直,但对一件自己要研究出来的事情,非弄个明白不可,现在也是一样,就是个牛脾气!

    有点意思,真的很有点意思,我觉得这东西半真半假。贺老一语惊人。

    书画向来是华夏古玩里造假颇多的一大类,造假方式也有很多,五花八门。

    比如说改制,就是将一副真的书画,为了增加经济价值,把小名家改成大名家,或者是把后人的作品改成前人的,但是时代风格完全不一样,也很容易被发现。

    或者是拼凑、搭配,就是本来一幅好好的书画,把题跋或者是一些地方和书画本身风格来,添上一些画,就变成了真跋假画一类,这就要求看书画之类要尤其注意看全部,不能只观察局部。

    叶之鹤现在就在观察整幅画全部,不放过任何一丝角落,哪怕刚才他已经细细看过了,现在的他也微微点头。

    半真半假应该也是了是有些半真半假的

    贺老的话一说,就像是启蒙一样,一下子就点通了不少的人。

    画的整体画笔纤细,设色清丽,质感贴切,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直播之古玩鉴定手札简介 >直播之古玩鉴定手札目录 > 第1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