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章 葬礼惊雷,新程启航
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但拨打算珠的手指却异常稳定。她仔细核对着单据和现金,一笔一笔,清晰利落地记入账本。那份专注和沉静,让她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气质——一种掌握力量后的、内敛的坚韧。

    “数目没错。林小姐。”苏晚晴核对完毕,抬起头,声音平稳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

    陈枫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看着妻子专注工作的侧影,看着桌上那厚厚一沓代表胜利的钞票,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一种更深沉的爱意。冰河消融,破茧成蝶。苏晚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站起来,成为他身边不可或缺的力量。

    “太好了!”李援朝搓着手,花白的头发都激动得抖了起来,“这下有钱了!新生产线!招工!扩大产能!咱们厂真要腾飞了!”

    “李厂长,先别急。”陈枫的眼神锐利如初,他拿起桌上的发展规划草图,指向地图上南方那个被红圈重点标注的地方——深圳!“生产线要扩,但不是在这里扩!”

    “不在临川?”李援朝愣住了。

    “对!去深圳!”陈枫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开疆拓土的豪气,“那里是特区!政策最活!机会最多!信息最快!离港城近,更方便出口!我们要把‘枫林’的根,扎到那里去!建新厂!上更先进的设备!做更大的市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佩珊身上:“林小姐,新加坡和南洋的市场,需要稳定的大后方。临川老厂,作为我们的根基和‘老卤’养护基地,保证核心品质。深圳新厂,作为对外扩张的桥头堡,承接更大的订单!双管齐下!”

    林佩珊眼中异彩连连,她看着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注的年轻城市,再看着眼前这个虽然拄着拐杖、却仿佛能看到未来蓝图的年轻人,由衷赞叹:“陈先生,好魄力!好眼光!深圳……确实是未来!我支持!”

    “去深圳?建新厂?”苏晚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那个只在广播里听说过的、充满魔力的名字。

    “对!去深圳!”陈枫看向她,眼神坚定而温柔,“带着小满,一起去!那里有更好的学校,有更大的世界!我们的‘枫林’,我们的家,都要在那里,重新开始!”

    家。重新开始。

    这两个词,像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苏晚晴眼底最后一丝阴霾。她看着陈枫,看着桌上那沓崭新的钞票,再看看旁边懵懂却充满希望的小满……一股前所未有的、名为“未来”的暖流,在她心底汹涌澎湃。

    “好。”她轻轻点头,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坚定。

    “太好了!”李援朝激动得老泪纵横,“我这把老骨头,也跟着你们去深圳!看着咱们‘枫林’做大做强!”

    “李厂长,临川这边,还得靠您坐镇。”陈枫拍了拍老厂长的肩膀,“‘老卤’是命根子,离不开您!等深圳厂站稳脚跟,再接您过去享福!”

    规划在热烈的讨论中逐渐清晰。资金的分配、人员的调动、新厂的选址、设备的引进……每一项都关乎“枫林”的未来。苏晚晴认真地记录着,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关于成本控制的谨慎问题,眼神专注而明亮。

    会议结束,林佩珊带着助理先行离开,去处理后续的出口订单。办公室里只剩下陈枫一家和李援朝。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办公室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崭新的钞票整齐地码放在桌上,散发着油墨的香气和希望的光芒。苏晚晴小心地将账本和现金锁进新买的铁皮柜里,钥匙紧紧攥在手心。

    陈枫拄着拐,走到窗边,眺望着厂区。车间里机器依旧在轰鸣,卤香更加醇厚。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充满了干劲。更远处,是王家村低矮的轮廓和陈家大院的方向。王凤芝的棺材,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83从负心汉到首富之路简介 >重生1983从负心汉到首富之路目录 > 第18章 葬礼惊雷,新程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