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如今又肩负着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
审讯蓝党余孽,彻查
万轿举事
计划。
诏狱阴森森的铁门缓缓开启,一股潮湿、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柳长青下意识地皱了皱鼻子。昏暗的甬道里,火把摇曳,光影在石壁上投射出诡异的阴影。在一间刑讯室内,他见到了此次审讯的关键人物
——
蓝党骨干周德海。此人曾是江南最大轿行的掌柜,因涉嫌参与蓝玉谋反,被锦衣卫抓获。
周德海被铁链锁在刑架上,形容枯槁,但眼神中仍透着一丝倔强。柳长青围着他缓缓踱步,沉声道:周掌柜,识相点,把你们的‘万轿举事’计划如实招来,或许还能留条活路。
周德海冷笑一声,声音沙哑:锦衣卫又如何你们以为能阻挡大势我大明的江山,迟早要变天!
柳长青眼神一凛,猛地抽出绣春刀,刀刃抵在周德海的咽喉处,冷声道:死到临头还嘴硬!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到几时!
说罢,他示意手下开始用刑。皮鞭抽打在周德海身上,发出
啪啪
的声响,鲜血飞溅,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然而,周德海却紧咬牙关,拒不招供。
就在审讯陷入僵局时,柳长青突然注意到周德海嘴角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他心中警铃大作,大喊一声:不好!拦住他!
但已经晚了,周德海猛地将藏在袖中的轿钉塞进嘴里,用力一咬。噗
的一声,鲜血从他口中喷涌而出,他瞪大双眼,带着恨意和不甘,气绝身亡。
柳长青看着周德海的尸体,心中满是懊恼。他知道,这是蓝党早有准备的死士,宁死也不愿吐露半点情报。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追查到底的决心。他走出诏狱,望着阴沉的天空,暗自思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斩断蓝党的轿行网络。
与此同时,应天府衙内,一场关于成立
轿械巡检司
的会议正在激烈进行。蒋瓛晋任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后,力主设立这一全新机构,旨在建立首支特种交通稽查队,规范轿行秩序,防范蓝党再次利用轿乘谋反。耿炳文因护驾有功,获赐
镇轿铁券,此时也在会上积极建言:如今蓝党余孽未除,轿行乱象丛生,设立巡检司,势在必行!
铁铉作为新晋山东参政,对交通规制颇有见解:不仅要稽查,更要从源头规范,制定《官轿铁律》,方能杜绝隐患。
众人各抒己见,最终决议通过。朱元璋亲自下旨,命柳长青担任轿械巡检司首任巡检使,统领这支新成立的队伍。
然而,柳长青却婉拒了这一任命。他跪在奉天殿上,语气坚定:陛下,臣深知巡检使之责重大,但臣更愿留在锦衣卫,以手中绣春刀,为陛下铲除蓝党余孽!
朱元璋看着这个忠心耿耿的小旗,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点头应允。
柳长青虽未担任巡检使,但仍积极参与到各项事务中。他凭借现代知识,提出了诸多创新性建议。在他的推动下,中国首部《交通工具安检条例》应运而生,规定所有官轿、民轿出行前必须接受严格检查,严查暗藏的兵器、火药等违禁物品;工部主事宋礼负责督造标准官轿,统一轿杠规格,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轿子的安全性,更对后世的标准化工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郑沂在宝钞提举司设计轿税印钞,夏原吉在户部核算轿行资产,一套完整的轿行管控体系逐渐成型。而柳长青则继续带领锦衣卫,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展开清查。
一日,他得到线报,蓝党余孽将在城南的一家轿行秘密集会。柳长青立即率领一队锦衣卫,如神兵天降般包围了轿行。轿行内,二十余名蓝党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