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iano Sonata No. 1 in F minor, 0p 6: Adagio
好好看一看南投,让我自个儿去就行了。”
“好,那我就不勉强了,明天我会静候您的到来。”
“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我是蝉鸣山庄的管家,我姓雷,称呼我雷管家即可。”
“雷管家,小弟算是晚辈,就别用‘您’称呼我了,我听起来怪别扭,而且也受不起。”
“哈哈,老爷的贵宾,我们山庄上上下下都会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招待,若您介意,那我就称呼您一声绿先生。”
听到雷管家爽朗的笑声,彼得绿放心不少,说:“那就明天见了。”
隔天一早,彼得绿搭上清晨六点十分的国光客运,前往南投。
也许太久没有旅行,前一晚彼得绿睡得并不安稳,但旅行带来的兴奋感,让睡眠不足的他上车后竟然没有一丝睡意。他看着窗外,看着台北都市的灰色丛林不断后退,丛林的高度不断下降,空气也从灰蒙蒙的颜色逐渐向淡蓝色稀释。
客运上播放供旅客打发时间的电影,通常不是什么第一流的院线片,多是一些b级片,或是早已不被年轻人所认识的往日经典。
车上乘客几乎都睡了,彼得绿睡不着,心思也不在电影上。他从背包中拿出ds(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这本可是心理咨商与实务工作者的圣经,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用来作为精神疾病诊断的指导手册。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描述、治疗等等的词汇与内涵,皆有明确的定义与记载。ds每几年就会进行改版,与时俱进,如第二版中将“同性恋”列为可诊断的一种疾病,这个看法早为现代精神病学所摒弃。第四版之后对于忧郁症有更多着墨,这也因应现代人罹患忧郁症的普遍程度。
翻开这本许久没有的书,彼得绿还先确认一下带的是不是最新版本,确认是最新版本后,才松了一口气。
翻到“解离性疾患”,其中在“解离性人格疾患”这一页,一张书签落了下来。
彼得绿拾起书签,书签是用淡淡的绿色竹片所制,上头还有一幅以各色压花拼贴的、停在芦苇上的蜻蜓。书签背面,女性手笔清秀的字迹写道:“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八个字,右下角还有名字,题著小小一个“黛”字。
把书签放回原本插入的那一页,彼得绿阖上书本,在仅能听得见引擎声的客运车厢内,他开始想着一件事,“到底是什么案主,汪教授会特别指定自己前往进行咨商,而且教授在信中特别提到唯有自己能觉察到案主的病症。”除此之外,汪敏谦留下的讯息极少,自己简直就像被邀请参加一场推理竞赛,书信本身就是一个谜。
“会是什么样的一位案主呢?”彼得绿左想右想,心中没有一个答案。越是用心思考,他越觉得疲累。没想多久,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