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全则宁无
“完全”不要从第一越到第九十九,从今日越到万古千秋,只要一步一步进。 因为今日有今日的“完全”,明日有明日的“完全”;若要看到世界的尽头,世界 上就真无所谓“完全”了。
现在的界说是:我今日所以为“完全”的就是“完全”。
未来的“完全”,且不必管他。
若是连今日的“完全”也求不到时,那时又何妨斩铁截钉的说一句“非完全则 宁无”?
一九二一年八月十一日。一朵白蔷薇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这朦胧的天色 ,是黎明还是黄昏?
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朵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一身缟白,手里抱着一大束花。
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说了一句话,只是听 不见。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依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
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满了花,落满了花。
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竟没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都过去了,花也隐了,梦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日追记。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8月26日,后收入诗集《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