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寂静。尔朱荣是北魏著名权臣,最终因谋反被杀。高肇此言诛心至极。
元愉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陛下明鉴,臣弟练兵实为剿匪之需。近日洛阳周边匪患猖獗,臣弟愿率府兵为陛下分忧。
宣武帝接过竹简,发现是元愉详细记录的匪患情况和剿匪计划,不禁面色稍霁:皇弟有心了。既如此,朕准你所请。
退朝后,元愉刚出宫门就被广平王元怀拦住。
兄长近日好生奇怪!元怀二十出头,锦衣华服,一脸不满,不仅推掉所有宴请,还学那些武夫练兵,平白惹人笑话!
元愉看着这个历史上与自己一同奢侈放纵的弟弟,心中百感交集:元怀,乱世将至,唯有实力才是立身之本。
什么乱世元怀不以为然,如今天下太平...
高肇专权,六镇不安,南梁虎视眈眈,何来太平元愉压低声音,你若信我,便收敛些,多读兵书。
元怀将信将疑,但见兄长神色凝重,终是点了点头。
回到王府,元愉立即召集亲信部署剿匪事宜。他特意挑选了三十名训练最刻苦的府兵,组成精锐小队。
记住,三人一组,互相照应。元愉在沙盘上演示战术,斥候先行,主力随后,切忌冒进。
三日后,元愉率部出击。洛阳西南五十里的黑风山,盘踞着一伙百余人的悍匪,官府多次围剿未果。
当元愉的小队抵达匪寨附近时,斥候回报:王爷,匪寨戒备森严,强攻恐难取胜。
元愉观察地形后,决定采用现代特种作战思维。他派一支小队绕到寨后放火,主力则埋伏在匪徒必经之路。当匪徒惊慌失措逃出寨门时,立即陷入元愉精心设计的三面埋伏。
战斗仅持续半个时辰,匪徒死伤过半,余者溃散。而元愉的府兵仅轻伤三人。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匪寨中发现了与朝中官员往来的密信。
王爷,这...亲兵队长元烈捧着信件,手微微发抖。
元愉扫了一眼,冷笑一声:收好,不必声张。这些证据日后或有大用。
剿匪大捷的消息传回洛阳,朝野震动。宣武帝特意在宫中设宴犒赏。
宴席上,高肇举杯笑道:京兆王殿下用兵如神,不知师从何人
元愉从容应对:不过是按照《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行事罢了。
哦高肇眯起眼睛,听闻殿下用了一种前所未闻的三三阵法,不知出自哪部兵书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元愉心知这是试探,却不慌不忙:此乃臣弟观蚂蚁作战所得。蚂蚁虽小,三五成群却能制服大虫。臣弟不过是师法自然。
这番话说得众人啧啧称奇,连宣武帝也露出赞赏之色。
宴后,宣武帝单独留下元愉。
皇弟近日变化甚大,朕心甚慰。宣武帝语气缓和,但朝中多有议论,说你练兵过甚,恐有不轨之心。
元愉立即跪下:陛下明鉴,臣弟一心只为魏室江山。若陛下不放心,臣弟愿交还兵权。
那倒不必。宣武帝扶起他,朕有意派你出任冀州刺史,既可施展抱负,又能远离是非。你意下如何
元愉心中一动。冀州!历史上元愉正是在冀州起兵造反。但现在,这将是他实践更大规模改革的绝佳机会。
臣弟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离京前夕,元愉秘密拜访了母亲袁贵人。
愉儿,你此番变化,为娘甚是欣慰。袁贵人抚摸着儿子的脸庞,但高肇势大,你此去冀州,务必小心。
元愉点头:母亲放心,儿臣自有分寸。他犹豫片刻,还是问道,母亲可知朝中谁与高肇不睦
袁贵人压低声音:于忠、崔光等人素来与高肇不合,但最值得注意的却是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