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执,心中暗叹。后来,范增到彭城去见义帝,临行前再三叮嘱项羽:韩信乃不世之材,用则重用,不用杀之。
然而项羽根本没有把范增的话放在心上。
2.3
智谋被忽视,英雄叹怀才不遇
时光荏苒,韩信在项羽军中已经待了近两年。这两年来,他眼睁睁地看着许多次战机被错失,许多次胜利变得得不偿失。每当他想要献计献策时,不是被直接拒绝,就是被当作异想天开的狂言。
一次,楚军与秦军对峙,双方在一条大河两岸摆开阵势。项羽准备正面强攻,硬渡大河。
韩信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找到了龙且,希望能通过龙且向项羽进言。
龙将军,末将有一计,可以不战而胜。韩信诚恳地说道。
龙且一愣:什么计策
我军可以佯装撤退,引诱秦军追击。待其渡河一半时,我军突然回击,敌军必然大败。韩信详细地解释了他的计划。
龙且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去向项羽汇报。
霸王,那个韩信有个建议...龙且刚开口,项羽就摆了摆手。
又是那个韩信他一个郎中懂什么我项羽用兵,需要什么计谋大军一冲,敌人自然溃败!
结果,项羽还是采用了强攻的战术。虽然最终取胜,但楚军损失惨重,而且给了秦军从容撤退的机会。
韩信看着战场上的累累尸骸,心中充满了痛苦。他知道自己的计策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胜利,但项羽的刚愎自用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夜深人静时,韩信独自一人坐在营帐外,仰望星空,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
大丈夫生于乱世,本应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如今我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被当作看门卫使唤。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无容人之量,如此下去,何时才能成就霸业
2.4
洞察项羽本质,预言败亡
时间一天天过去,韩信对项羽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他看来,项羽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勇士,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项羽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颤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见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玩官印,玩到印章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韩信曾经亲眼看到,项羽对于一个生病的士兵嘘寒问暖,甚至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感动得那个士兵热泪盈眶。但当另一个将领立下大功,应该受到封赏时,项羽却拿着官印犹豫不决,最终只是给了一些金银了事。
此人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韩信在心中暗暗评价。
更让韩信看不惯的是项羽的残暴。每次攻下城池,项羽都要进行屠城,百姓遭殃,将士们也变得嗜杀成性。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不亲近依附他,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如此行事,即使暂时强盛,也必然不能长久。韩信看得很清楚。
一次,韩信与几个同僚私下聊天,不禁感慨道:诸位看这天下形势,项羽虽然现在威震四海,但我断言,此人必败无疑!
韩兄此言何意有人好奇地问道。
韩信分析道:项羽有三大致命弱点:一是刚愎自用,不听忠言;二是嫉贤妒能,不能容人;三是残暴不仁,失于人心。如此性格,如何能成就帝王之业
那你觉得谁能得天下又有人问。
韩信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据我观察,沛公刘邦虽然能力平平,但宽厚仁慈,善于用人。若有良将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