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韩信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恭敬地行礼:丞相,在下只是一个管粮草的小官,哪敢妄谈什么见识。
不必谦虚。萧何笑道,我萧何看人,向来不看地位高低,只看才能品德。你既然能让太仆另眼相看,必有过人之处。
两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萧何亲自为韩信倒茶,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让韩信深受感动。
韩信,你对当前的天下形势有何看法萧何开门见山地问道。
韩信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如今项羽虽然称霸天下,分封诸侯,但在下看来,其根基并不稳固。
哦此话怎讲萧何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韩信条分缕析地分析道:项羽此人,勇则勇矣,但有三大弱点:一是刚愎自用,不听忠言;二是妇人之仁,不忍杀伐果断;三是分封不当,得罪人心。
说得好!萧何不禁点头,那你认为汉王如何
汉王虽然武功不如项羽,但有一个项羽没有的优点——善于用人。韩信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汉王宽厚仁慈,众心归附。若能任用贤才,未必不能与项羽争雄。
萧何听了这番话,心中震动不已。这个年轻人的见识确实不凡,对天下大势的把握精准深刻,绝非等闲之辈。
那你觉得汉王当前应该如何行动萧何继续试探。
韩信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在下以为,汉王虽然被项羽分封到汉中,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汉中虽然偏远,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可以作为根据地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出兵关中,东向争霸。
那如何出兵呢萧何问道。
关中有三秦王镇守,但三人皆为秦将出身,民心不附。汉王可以恢复关中故地,以仁义之师进击,三秦必破。得关中者得天下,此乃争霸的关键。韩信说得头头是道。
萧何越听越感到震惊。这个韩信的战略眼光实在是太敏锐了,他提出的策略切实可行,如果真的能够实施,确实能够为汉王争取到巨大的优势。
韩信,你的见识让我刮目相看。萧何诚恳地说道,我会向汉王推荐你的。
多谢丞相厚爱!韩信激动地说道。
此后,萧何经常找韩信交谈,每次都对韩信的才能更加赞赏。他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但刘邦总是敷衍应付,并没有真正重用韩信的意思。
3.3
怀才不遇,愤而出走
汉王元年五月,刘邦的队伍终于到达了汉中的首府南郑。这里山高水长,与中原相比确实显得偏僻落后。许多将领看到这里的环境,都感到失望,甚至有人开始思念家乡,想要离开。
韩信站在南郑城头,看着远山如黛,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来到汉营已经数月,他虽然得到了萧何和夏侯婴的赏识,但汉王依然没有重用他的迹象。相反,那些出身比他高贵、资历比他老的将领们,却能够得到重要的职位。
难道我韩信注定要在这里虚度光阴吗韩信心中充满了不甘。
更让韩信感到沮丧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有数十名将领私自离开了汉营,回到自己的家乡。刘邦对此虽然愤怒,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人心思归,强留也留不住。
看到这种情况,韩信的心也开始动摇了。他想起了自己在淮阴的日子,虽然清贫,但至少自由自在。如今跟随汉王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前途未卜,还不如回家种田来得实在。
一天夜里,韩信独自一人在营帐中,对着烛光发呆。桌案上放着他平时读的兵书,墙上挂着他父亲留给他的宝剑。这些东西曾经是他最珍贵的财富,但现在看来,却显得那么讽刺。
满腹经纶有何用一身武艺又如何若无明主赏识,也只能在这里蹉跎岁月。韩信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