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健,它在雪地上如履平地,追逐着猎物。老子看着雪豹,心中想到:这雪豹在这雪山上生存,它的速度和力量,也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它遵循着自己的本能和自然的规律,在这雪山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在雪山的这段时间,老子对道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他觉得自己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仿佛能够听到自然的声音,理解万物的语言。

    5

    终南隐修

    在雪山悟道后,老子骑着青牛开始返程。他一路东行,经过了西域的城镇、草原和大漠,又回到了中原大地。

    老子并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而是来到了终南山。终南山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一个隐居修行的好地方。

    老子在终南山的一个山谷中,找到了一个幽静的地方,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茅屋,开始了他的隐修生活。

    他每天在山谷中漫步,观察着花草树木的生长,倾听着鸟儿的鸣叫,感受着四季的变化。他将自己对道的感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有时,会有一些山中的隐士或修行者听闻老子的大名,前来拜访他。老子便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引导他们去探寻内心的道。

    data-faype=pay_tag>

    有一个年轻的隐士,名叫清风,他对老子的道非常感兴趣,但又觉得难以理解。老子便对他说:道,就在我们身边,在这山水之间,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你要用心去感受,不要被世俗的观念和知识所束缚。

    清风听了老子的话,开始更加用心地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渐渐地,他对道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在修行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老子在终南山的隐修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宁静。他的思想和学说,也在这终南山中,慢慢地传播开来,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而老子,依然在自己的道上,不断地探寻和修行,他的身影,与终南山的山水融为一体,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传奇。

    在终南山的岁月里,老子偶尔也会想起自己出关后的种种经历,那些沙漠中的绿洲、草原上的牧民、西域的奇事、雪山的感悟,都成为了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他的道更加充实和完善。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将这道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领悟到自然和人生的真谛。

    6

    道传后世

    老子在终南山隐修的消息,如同山间的清泉,顺着蜿蜒的小道,在世间缓缓流淌,吸引了越来越多求道之人前来拜访。终南山下,时常可见背着行囊、怀揣着对道的渴望的行者,他们不畏山高路远,只为能聆听老子的教诲。

    这一日,山下来了一位名叫子明的年轻书生。他听闻老子的大名后,毅然放下手中的八股文章,踏上了这寻道之旅。子明身形消瘦,面容清俊,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老子的茅屋。

    见到老子的那一刻,子明扑通一声跪下,恭敬地说道:晚辈子明,久闻先生大名,特来拜求先生传授‘道’的真谛。老子微笑着扶起子明,说道:起来吧,道无处不在,并非我一人所能独占,你既有心,便坐下细谈。

    子明起身,坐在老子对面,迫不及待地问道:先生,世人皆说‘道’玄之又玄,难以捉摸,晚辈虽有心求道,却不知从何入手。老子看着子明,目光温和而深邃,说道:道并不遥远,亦非晦涩难懂。你看这山中的花草树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时节,此乃道;再看那潺潺溪流,遇石则绕,顺势而下,从不强行,此亦是道。道存于万物之中,只要你用心观察,便能有所悟。

    子明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子接着说道:世人常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出关后》简介 >《老子出关后》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