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说道:武力只能解决一时之患,却无法带来长久的和平。你需以‘道’为指引,以智慧和德行服人。先从自身做起,爱护手下士兵,视百姓如亲人。若每个将领都能如此,战争便会渐渐平息。

    仲谋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先生,您的话如醍醐灌顶。但在这乱世,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老子点头道:世间之事,知易行难。但只要你有决心,从点滴做起,便会有所改变。你看这终南山中的树木,皆从小苗开始,历经风雨,方能长成参天大树。

    仲谋拜谢老子后,返回军中。他开始践行老子所授之道,对待士兵更加宽厚,关心他们的生活,训练时也不再一味强调严苛,而是注重培养士兵的忠诚与团结。在战场上,他不再盲目追求杀戮,而是尽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诸侯国,一位名叫子轩的年轻谋士,也听闻了老子的道。子轩足智多谋,在朝堂之上为君主出谋划策,但他发现,自己的计策虽能帮助国家在纷争中取得一时优势,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间的矛盾。

    子轩来到终南山,向老子请教:先生,如今各国皆以权谋相争,我虽为君主效力,却深感疲惫与无奈。不知‘道’能否为这混乱的局势带来转机老子说道:权谋虽能逞一时之强,但终究不是长治久安之道。真正的道,是顺应民心,推行无为而治。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自然繁荣昌盛。各国若都能如此,又怎会有战争

    子轩疑惑道:无为而治这是否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老子解释道: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君主不应过度干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生产、生活。去除那些繁琐的政令,减轻百姓的负担,如此国家便能蒸蒸日上。

    子轩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向君主进谏,阐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君主起初半信半疑,但在子轩的坚持下,还是决定在国内试行一些宽松的政策。减少赋税,简化政令,让百姓能够自由地从事生产活动。

    一段时间后,国内的经济开始复苏,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国家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其他诸侯国听闻此事,纷纷派人前来打听。子轩借此机会,向他们传播老子的思想,希望各国都能明白,和平与发展才是真正的大道。

    在这个乱世之中,老子的道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了那些渴望和平与安宁的人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战争的意义,尝试以道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处理纷争。虽然这股力量在乱世的洪流中起初显得有些微弱,但它却如星星之火,悄然种下了和平的希望,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燃成燎原之势,为这饱受战乱之苦的大地带来真正的安宁与和谐。

    8

    道化人心

    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仲谋与子轩在各自的领域努力践行道的理念,他们的行动如同一颗颗石子投入乱世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逐渐影响着更多的人。

    仲谋所在军队的变化,引起了周边各国将领的关注。一位名叫伯雄的将领,他所在的国家与仲谋的国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伯雄听闻仲谋践行老子之道后,军队风气焕然一新,士兵们作战不再只为掠夺,而是为了守护百姓。伯雄心生好奇,决定乔装潜入仲谋的军营一探究竟。

    他看到仲谋的士兵们训练有序,休息时还帮助附近村庄的百姓劳作。仲谋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毫无架子。伯雄心中大为触动,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他向君主详细讲述了所见所闻,并提议在本国军队中也推行类似的理念。君主被仲谋军队的变化所震撼,同意了伯雄的提议。

    伯雄开始以老子以和为贵爱护百姓的思想来训练和管理军队。他减少了对士兵的体罚,注重培养士兵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他还带领士兵帮助国内的百姓修建水利设施,开垦农田。渐渐地,他的军队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出关后》简介 >《老子出关后》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