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出杨教授的名片放在桌上:先联系看看,不一定要决定。

    当晚,何能失眠了。她轻手轻脚来到赵琳房间,发现女儿也没睡,正借着台灯翻看父亲的绘画笔记。

    妈,赵琳指着其中一页,爸爸说真正的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海算万里路吗

    何能坐在女儿床边,抚摸她柔软的发丝:算很远的路。

    如果我去上海...会变得更好吗赵琳仰起小脸,泪珠在睫毛上颤动。

    何能无法回答。她想起丈夫常说的一句话:爱不是束缚,是成全。但实践起来何其艰难

    第二天清晨,何能拨通了杨教授的电话。对方热情邀请他们周末去上海参观校园,所有费用由校方承担。

    我查过了,挂掉电话后,何能对早餐桌前的孩子们宣布,上海艺术学院附中有很好的住宿制度,而且每月可以回家一次。

    赵浩吹了声口哨:高铁票我查了,单程258元,俩小时一班。

    赵琳盯着粥碗不说话,但何能看到她偷偷用手机搜索了上海艺术学院附中宿舍照片。

    接下来的日子像走马灯般旋转。何能开始构思第二本,暂定名《我的故事》;赵浩为全国机器人比赛做准备;而赵琳——全家都在为她的上海之行做准备。

    启程前夜,赵琳把全家福塞进行李箱,何能则偷偷往里塞了一叠现金和一张写有紧急联系人的卡片。只有赵浩表现得像个没心没肺的哥哥,嚷嚷着要妹妹带上海生煎包回来。

    上海之行比想象的顺利。校园美得像公园,宿舍干净明亮,老师们专业又和蔼。杨教授亲自带他们参观,指着荣誉墙介绍著名校友,其中不少是赵琳仰慕的插画家。

    感觉怎么样回程高铁上,何能问女儿。

    赵琳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色,轻声说:我想试试。

    何能握紧女儿的手,既骄傲又心碎。这个决定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十二岁的赵琳将独自在上海生活,只有长假才能回家。

    与此同时,徐志远的威胁开始显现。《彩虹之家》在几家连锁书店突然下架,原定的签售会被莫名取消。林文迅速采取法律行动,同时联系媒体曝光此事。

    卑鄙但有效。林文在电话里叹气,短期内销量确实受影响。

    何能站在新书《我的故事》大纲前,突然有了灵感。她迅速在电脑上打下一行字:当世界试图埋葬你,记住你是一颗种子。

    就在赵琳收到正式录取通知的同一天,何能收到林文的紧急来电:快看微博!

    热搜第三赫然是:徐志远抄袭惯犯。点开一看,某知名影评人发长文揭露徐志远多年来剽窃多位编剧作品的确凿证据,其中就包括赵明远的《春日》。文章最后还提到徐志远最近打压《彩虹之家》的行为,引发网友愤怒。

    你做的何能问林文。

    我只是...提供了部分素材。林文轻笑,赵老师当年收集的证据很完整。

    一夜之间,风向逆转。《彩虹之家》重回书店显眼位置,销量反升。更有三家影视公司联系林文,表示有兴趣接手改编。

    我们慢慢选。林文在庆功午餐上说,现在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午餐后,何能独自去了趟丈夫的墓地。她带去了三样东西:赵琳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赵浩的全国比赛邀请函,以及《我的故事》前三章。

    你看,她把纸页一一摆在墓前,孩子们都很好,我也是。

    风吹动纸页,像一只无形的手在翻阅。何能仿佛听到丈夫的笑声,那熟悉又遥远的温暖。

    回家路上,何能拐进一家文具店,买了最好的素描本和一套进口彩色铅笔。今晚,她要和赵琳一起画画,就像丈夫笔记里教的那样。明天,她要送赵浩去参加全国比赛。后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靓妈逆袭简介 >靓妈逆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