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时,她忽然明白,丈夫留给她的不只是U盘里未完成的,更是讲好自己人生的勇气和能力。而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3

    第三章

    跨越时空的合作

    何能第三次修改了回复邮件,才点击发送。这是《文学月刊》徐主编的专访邀约,她不想显得太不专业。手机屏幕显示早上七点十五分,孩子们还在睡梦中。新家的隔音比出租屋好太多,她终于可以在清晨写作而不担心吵醒他们。

    书房的窗外,城市正在苏醒。何能抿了一口咖啡,翻开林文给她的丈夫作品集。书页间夹着一张便签:对话要像乒乓球,有来有回才精彩——赵明远写作课笔记。她轻轻抚摸丈夫的字迹,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他当年的温度。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文的信息:今晚七点,作家沙龙,我介绍几位同行给你认识。穿休闲点就行。

    何能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自从上次庆功会被那位王总监点评结构松散后,她对文学圈的聚会既向往又畏惧。最终,她回复了一个好字。

    妈,我的校服呢赵浩揉着眼睛出现在书房门口,头发乱得像鸟窝。

    何能合上书:在新衣柜第二层。早餐在微波炉里,自己热一下。

    省赛下个月十五号,赵浩一边套校服一边说,我们需要升级传感器模块,大概...八百块。

    没问题。何能打开手机银行转账,对了,今晚林文阿姨带我去参加作家聚会,你和妹妹自己解决晚饭,钱放餐桌上了。

    赵浩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妈,我昨晚整理书箱,找到了这个。他从背后拿出一本黑色笔记本。

    何能接过来,封面上用银色笔写着给浩浩的编程笔记。她翻开第一页,是丈夫工整的字迹:亲爱的儿子,如果你看到这本笔记,说明你对科技产生了兴趣。爸爸虽然不是专家,但有些思考或许对你有用...

    何能的喉咙发紧。丈夫去世时赵浩才十一岁,还没展现出特别的科技天赋。这本笔记他准备了多久又是什么时候塞进儿子书箱的

    我想用在机器人上。赵浩的眼睛闪闪发亮,爸爸写了一种情感识别算法,虽然不完整,但我和队友可以完善它。

    何能把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点点头说不出话来。丈夫以这种方式继续参与儿子的成长,比她想象的还要美好。

    送走孩子们后,何能回到书房,仔细研读丈夫的作品集。她发现每篇后面都有详细的创作手记——丈夫习惯剖析自己的写作过程。这些珍贵的笔记比任何写作教程都实用。

    下午五点,何能开始为晚上的沙龙做准备。她选了件浅蓝色衬衫和白色休闲裤,既不太正式又不失体面。化妆时,她的手微微发抖——今晚要见的都是真正的作家,而她只是个偶然出书的保险业务员。

    妈,你看起来很棒!赵琳不知何时出现在浴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用这个唇彩吧,更显气色。

    何能笑着让女儿给自己涂上味的唇彩。十二岁的赵琳对美的敏感度远超同龄人,这大概遗传自她爱画画的父亲。

    晚上记得锁好门,别给陌生人开。何能亲了亲女儿的额头,钱在餐桌上的信封里。

    林文准时在小区门口接她。今天的林文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比在出版社时年轻许多。

    紧张吗林文递给她一杯冰镇柠檬茶。

    何能老实点头:我怕说错话...毕竟我不是科班出身。

    林文轻笑:文学圈最不缺的就是科班出身的无聊作家。你的生活经历才是珍宝。

    沙龙在一家隐蔽的书店二楼。木质楼梯吱呀作响,何能的心跳随着每一步加快。推开门,十几个人围坐在懒人沙发和垫子上,空气中飘着咖啡和柑橘香薰的混合气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靓妈逆袭简介 >靓妈逆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