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盗!
沈知微面沉如水:张先生不必动怒。现在只是初步盘点,真正的重头戏,还在那些庄子和铺面。我怀疑,那些地方的亏空,只会比府中更大!
她知道,林氏的娘家一直是个无底洞,林氏为了填补娘家,以及为自己和沈知雅积攒私房,必然会想方设法从那些营收丰厚的庄子铺面下手。
果然,几日后,派往各庄子铺面的查账小组陆续回报,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一个位于京郊的温泉庄子,是相府最赚钱的产业之一,每年账面上的净收益都有三四千两银子。然而,查账小组实地核查后发现,该庄子实际每年的流水至少在万两以上!账面上的收益,被人为做低了至少一半!多出来的银子,自然是流入了某些人的私囊。
还有城中一家绸缎庄,账面上连年亏损,林氏曾多次提议将其变卖。但查账小组发现,该绸缎庄地理位置优越,客流稳定,暗中却以极低的价格,将上等绸缎卖给了一家由林氏娘家暗中控股的成衣铺,再由那家成衣铺高价卖出,牟取暴利。这便是典型的利益输送!
一个个证据确凿的贪墨事实,如同一块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整个相府都震动了。下人们私下议论纷纷,那些曾经依附林氏作威作福的管事们,更是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而沈知微,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嫡小姐,在众人眼中,形象也迅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深闺弱女,变成了一个手腕强硬、心思缜密、不容小觑的查账阎王。
第七章:铁证如山崩,慈母彻底倒
随着各路查账小组的汇总报告一份份呈到沈知微的案头,一个庞大的、盘根错节的贪腐网络逐渐清晰起来。
沈知微并未急于将这些零散的证据直接抛给父亲,她知道,对付林氏这样的积年老狐狸,必须做到一击必杀,不给她任何翻身狡辩的机会。
她让账房先生们将所有查实的亏空、挪用、假账条目,按照时间、类别、经手人等要素,重新进行整理归类。她借鉴了现代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逻辑(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名词,但核心思路一致),让人制作了几份简单明了的汇总对比表。
一份是相府资产变动表,清晰列出了从宣和元年(林氏开始全面掌家)至今,相府各项固定资产(如庄子、铺面、珍玩古董)和流动资产(如库存布匹、药材、银两)的账面数量与实际盘点数量的巨大差异,亏空总额一目了然。
另一份是重点产业营收异常分析表,选取了温泉庄子、绸缎庄等几个主要盈利点,用简单的柱状图(她教账房先生用长短不一的墨线绘制)直观展示了其账面利润与根据实际流水推算的合理利润之间的惊人差距。
她甚至还让熟悉林氏娘家情况的秋月,暗中调查了林氏娘家近几年的产业扩张和大手笔开销情况,与相府账目亏空的时间节点进行比对,形成了一条间接但有力的证据链。
当这些精心整理的查账报告最终完成时,连那些经验老到的账房先生们都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从未想过,查账还能如此直观和系统。以前他们查账,多是逐条核对,寻找错漏,耗时耗力且不易抓住重点。而大小姐这种提纲挈领、数据可视化的方法,简直是闻所未闻,却又异常高效!
大小姐,您……您这法子,真是神了!张账房看着那几份图文并茂的报告,由衷赞叹,老朽查了一辈子账,今日才算是开了眼界!
沈知微淡淡一笑:雕虫小技,让先生见笑了。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能否让父亲看明白,看清楚。
这一日,沈知微捧着厚厚一叠查账报告,以及那几份关键的汇总对比表,亲自前往沈柏青的书房。
沈柏青正在批阅公文,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狼毫,示意她坐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