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他绝不会允许这个女人,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第十三章:水利兴修改良田,靖王暗中设阻碍

    (剩余7章)

    翌日清晨,沈知微与李询依约在稻香庄的田埂上会面。阳光洒在广袤的田野上,晨露尚未完全消散,空气中带着泥土的芬芳。

    李询换上了一身便于行走的短打劲装,更显得英姿飒爽。他手中拿着测量工具和图纸,与沈知微一同沿着预定的路线,仔细勘察着地形地貌,讨论着引水渠的走向、深度、坡度以及所需材料等细节。

    沈知微虽然对具体的水利工程技术所知不多,但她善于从宏观和逻辑层面提出问题。比如,她会问到不同土壤条件下渠道防渗漏的方法,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地形减少工程量,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支渠系统,确保每一块田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

    她甚至还提出了一些李询都未曾细想过的人性化考量,比如在修渠时,是否可以预留一些取水点,方便佃户们日常生活用水;渠道两侧是否可以种植一些固土护坡的植物,既美观又实用。

    李询对沈知微的细致和远见更是佩服。他发现,沈知微思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能从实际需求和长远效益出发,这种全局观,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拥有。

    两人一上午都在田间地头奔波,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疲惫,反而因为共同的目标和默契的配合而精神焕发。

    中午,沈知微在庄子上设了简单的便饭招待李询。席间,两人继续讨论着修渠的细节。

    李公子,依你之见,这引水渠若要修成,大概需要多少时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沈知微问道。

    李询沉吟片刻,道:若一切顺利,人手充足,材料齐备,大约两个月便可初见成效。至于耗费,主要在于开挖土方的人工,以及购买部分关键部位所需的石料、青砖等。初步估算,至少需要白银三千两。

    三千两白银,对于刚刚经历过大整顿、府库尚不充裕的相府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沈知微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银钱之事,我会设法筹措。人手方面,庄上的佃户们听闻要修水渠,改善灌溉,都踊跃报名,愿意出工出力。只是,这石料青砖等物,不知李公子可有熟悉的渠道

    李询笑道:大小姐放心,家父在工部,与一些官窑和采石场素有往来,在下可以代为联络,争取以最优惠的价格购得。只是……他话锋一转,此事虽是利民的好事,但动静不小,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关注。尤其是一些……与相府素有嫌隙之人,难保不会暗中作梗。

    他这话,意有所指。

    沈知微心中了然,点头道:多谢李公子提醒,此事我自有防备。我们只管尽心做好自己的事,至于那些宵小之辈,若敢阻挠,我定不轻饶。

    两人商议已定,李询便告辞离去,着手联络材料之事。沈知微则开始在庄子上组织人手,平整土地,准备开工。

    稻香庄要修水利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郊。佃户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但正如李询所料,此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其中便包括靖王赵弘。

    靖王府内,赵弘听着手下的密报,脸色阴沉。

    沈知微竟要与工部李侍郎之子联手修水利她这是想借此收买人心,扩大自己在京郊的势力吗赵弘冷声道。他越来越觉得,沈知微这个女人,野心不小,手腕也越来越高明。

    他身旁一个幕僚模样的中年文士进言道:王爷,沈大小姐此举,看似利民,实则也是在为相府积累钱粮。若稻香庄产量大增,相府实力必然增强。这对王爷您日后……恐怕不利。

    赵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本王自然知道。绝不能让她如此轻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之嫡女账簿通天简介 >重生之嫡女账簿通天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