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巧设活局,银针辨奸
不多时,外间便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
王太医,您这边请,大小姐刚有些不适,夫人特意请您来瞧瞧。是春桃的声音,听上去手上的烫伤已经处理过了。
紧接着,一个沉稳的男声道:有劳春桃姑娘引路。
沈知微心中一定,王太医来了!这是她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她连忙躺回床上,做出几分虚弱之态,微微蹙着眉,仿佛真的不大舒服。
帘子被掀开,春桃引着一位年约五旬,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留着三缕美髯的太医走了进来。正是常来相府请脉的王太医。
大小姐。王太医拱手为礼。
林氏也紧随其后走了进来,手中果然端着一个与之前一模一样的汝窑莲花碗,脸上依旧是那副关切备至的慈母表情:微微,王太医来了,快让太医给你好好瞧瞧。母亲又给你炖了一碗莲子羹,你趁热喝了,暖暖身子。
她说着,便将汤碗放在小几上,那股熟悉的、甜腻中夹杂着诡异腥气的味道再次弥漫开来。
沈知微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依赖:多谢母亲,有劳王太医了。
王太医上前,取出脉枕,示意沈知微伸手。
沈知微配合地伸出皓腕。
王太医凝神诊脉,眉头微蹙,片刻后道:大小姐脉象略有浮数,似有外感风寒之兆,加上思虑过甚,心神不宁,故而有些头晕目眩。并非大碍,下官开几服疏风解表、宁心安神的方子,调理几日便好。
这诊断结果,与林氏对春桃的说辞如出一辙,显然是林氏早已授意。
沈知微暗道:果然如此。
林氏闻言,故作松了口气的样子:如此便好,有劳王太医了。微微,你听见没,太医说你无大碍,就是思虑太过了。快,先把这碗莲子羹喝了,这是母亲守在小厨房亲手为你熬的,放了安神静心的莲子和养颜的百合,对你身子有好处。
她说着,便亲手端起那碗莲子羹,作势要喂给沈知微。
沈知微看着她那张虚伪的脸,胃里一阵翻腾。她微微侧头,避开林氏递过来的汤匙,声音带着几分怯意:母亲,女儿……女儿还是有些怕。方才那碗羹汤打翻,女儿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怕这碗也……
林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柔声道:傻孩子,胡思乱想些什么。方才那是意外,这一碗定然不会有事的。乖,听话,喝了病才能好得快。
她语气温柔,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沈知微知道,自己不能再推拒了。她要的,就是在众人面前,让这碗毒羹现出原形!
那好吧,沈知微仿佛被说服了,轻轻点了点头,伸手接过汤碗,女儿自己来就好。
她接过汤碗,入手依旧温热。在众人,尤其是王太医和林氏的注视下,她缓缓拿起汤匙,舀了一勺羹汤。
就在汤匙即将送入口中之际,她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停了下来,看向王太医,带着几分好奇与请教的口吻问道:王太医,女儿听闻,宫中御膳房送给贵人们的膳食,都会用银针试毒,不知是真是假
王太医微微一愣,随即捋须笑道:确有此事。银针可试出砒霜、鹤顶红等少数剧毒,若膳食中有此类毒物,银针便会变黑。此乃祖上传下之法,虽不能尽验天下万毒,却也是一道重要的防线。
沈知微要的就是这句话!
她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又有些担忧地看着手中的莲子羹:那……母亲这碗莲子羹,如此香甜,又是精心熬制,定然是极好的。只是女儿方才心悸头晕,生怕是自己身子冲撞了什么,若是能用银针试一试,女儿也能安心服用,免得辜负了母亲一番心意。
这话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