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黑色的存储芯片。它在白炽灯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林薇和李正同时身体前倾,呼吸都屏住了。他们看着那枚小小的芯片,仿佛看到了五年前被强行掩埋的真相核心。

    这就是我父亲最后的防线。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预感到危险,把最关键的证据——偷换钢筋的原始采购合同扫描件、他与张世坤通话录音的关键片段、以及他计算出的结构安全隐患报告——全部加密压缩,藏在了这里。密码,是我和他都知道的一个日子——我母亲离世的日子。

    我将芯片轻轻推到桌子中央。

    证据都在这里。五年前的真相,足以证明张世坤为掩盖贪污和渎职,谋害了我父亲。但仅仅这样,不够。我的语气重新变得冰冷而坚硬,张世坤地位稳固,树大根深。五年前的旧案,证据链早已被他精心破坏。仅凭这个,扳倒他需要漫长的司法程序,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周旋、去脱罪。甚至可能反咬一口,说我伪造证据。我要的,是让他身败名裂,万劫不复,在他最得意、最安全的地方,将他彻底摧毁。

    所以,你策划了‘孔雀之眼’失窃案李正沉声问道,目光如炬。

    是的。我坦然承认,张世坤贪婪成性,且极度自负。他深信自己能掌控一切。五年前的成功让他迷信‘意外’和‘替罪羊’。‘孔雀之眼’价值连城,安保严密,是博物馆的象征,更是他的命根子。还有什么比盗走它,更能引他入局,更能让他方寸大乱

    我详细叙述了计划的核心。

    第一步,接近。我利用在顶尖安保咨询公司短暂工作的履历,以及一些‘恰到好处’的人脉推荐,以自由顾问的身份进入博物馆,参与安保系统升级评估。这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系统架构、人员配置,更重要的是——观察张世坤和王启明。

    第二步,铺垫。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在系统后台极其隐秘地植入了几个微小的逻辑后门。同时,利用王启明好赌、经济窘迫的弱点,通过极其迂回的方式,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他欠下新的、无法偿还的巨额赌债。债主,是我安排的人。目的不是逼他还钱,而是制造一个巨大的、足以让他铤而走险的‘动机’。张世坤必然知晓王启明的困境,这为他日后嫁祸埋下了完美的种子。

    第三步,制造‘幽灵’。我利用王启明的权限(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模拟和伪装),在系统里留下指向他的操作痕迹。同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逻辑炸弹’程序。它的核心,并非直接盗窃,而是制造一个短暂的、绝对安全的‘窗口期’——在凌晨系统例行维护数据交换的瞬间,让监控画面定格十七秒,同时切断‘孔雀之眼’展柜下方最核心的压力传感回路。这十七秒,足够一个‘内鬼’(比如被胁迫的王启明)行动。

    第四步,嫁祸与灭口。行动当晚,我并未直接参与盗窃。我只是远程激活了‘窗口期’。真正的执行者,是张世坤自己。我看着林薇和李正眼中闪过的惊愕,他太自负了。他认为自己掌控全局。他利用了我制造的‘窗口’,亲自进入展厅,取走了石屏。但他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能扛下所有罪名的‘内鬼’。还有谁比走投无路、又有‘作案动机’和‘操作痕迹’的王启明更合适

    张世坤约见了王启明,在他自己的办公室。他可能许诺了什么,或者直接威胁。但无论谈了什么,结局早已注定。张世坤趁其不备,杀害了王启明。他需要一个地方藏匿尸体和烫手的石屏。新砌的、隔音良好、位于他自己办公室核心区域的西侧内墙,成了他眼中‘最安全’的选择。他利用馆长身份,以‘修补墙体’或‘增设保险空间’为名,轻易就能安排心腹泥瓦工完成这一切。石屏藏在尸体旁,更是他‘灯下黑’的傲慢心理——谁会想到,失窃的国宝就在搜查最严密的馆长办公室墙里

    第五步,引蛇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完美犯罪?请入瓮简介 >完美犯罪?请入瓮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