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像一阵风般冲回镇上那个小小的筒子楼。当他把那厚厚一叠钱放在沈梅面前时,沈梅惊呆了。

    卫东……你……你去抢银行了

    沈梅的声音都在发颤,看着丈夫憔悴不堪、胡子拉碴的脸,看着他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巨大的恐惧和心疼攫住了她。

    没有!是卖股票的钱!

    林卫东喘着粗气,脸上却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兴奋,梅子!钱有了!咱们明天就去省城!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

    他拉起沈梅的手,那叠冰冷的钞票硌在两人手心,却传递着滚烫的希望。

    省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

    这里的氛围比县医院更加肃穆冰冷。穿着条纹病号服的病人,眼神空洞或带着绝望。空气中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刺鼻。

    刘振邦教授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老专家。他仔细查看了沈梅带来的县医院报告,又亲自为她做了更详细的检查(触诊、询问病史),最后开了钡餐造影的单子。

    等待结果的那几个小时,对林卫东来说,如同在油锅里煎熬。他紧紧握着沈梅的手,两人的手心都冰冷潮湿。

    结果出来了。

    早期胃癌(胃窦部)。

    刘教授看着片子,语气凝重但带着一丝庆幸,不幸中的万幸,发现得还算及时,肿瘤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没有明显淋巴结转移迹象。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后需要配合化疗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转移。

    手术化疗

    沈梅听到这些陌生的词汇,脸色更加苍白。

    能治好吗教授!

    林卫东急切地问,声音发颤。

    早期胃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

    刘教授严谨地回答,但手术有风险,化疗也有不小的副作用。而且,费用不菲。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化疗费……初步估计,整个疗程下来,至少需要三千到五千块。你们……有准备吗

    三千到五千!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块的年代,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林卫东带来的钱,连零头都不够!

    沈梅倒吸一口冷气,绝望瞬间淹没了她:不……不治了……卫东,咱回家……咱不花这冤枉钱……

    她不能拖垮丈夫!

    治!必须治!

    林卫东猛地站起来,声音斩钉截铁,震得整个诊室都仿佛安静了一瞬。他看向刘教授,眼神里是破釜沉舟的决绝:教授!钱的事您不用管!我来想办法!请您尽快安排手术!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方案!我只要她活着!好好的活着!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疯狂和力量,让见惯生死的刘教授也为之动容。

    好。我会尽快安排。

    刘教授点点头,开了住院单。

    接下来的日子,对林卫东而言,是地狱般的考验。他让沈梅先住进病房(交了一部分押金),自己则开始了更加疯狂的筹钱之路。

    他彻底放弃了小摊生意,把剩下的货物和摊位证低价转让。他跑回老家,跪在老父老母面前磕头借钱(老人拿出了压箱底的养老钱)。他跑遍了所有能想到的亲戚朋友,借遍了每一分可能借到的钱。他甚至再次冒险,凭着前世记忆,去省城刚刚萌芽的邮票市场,低价收购了几版他记得未来会暴涨的邮票(如80年猴票),然后迅速高价转手给识货的藏家,赚取微薄但快速的差价。

    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骡子,在省城的大街小巷奔波。饿了啃个冷馒头,渴了喝自来水,困了就趴在沈梅病床边眯一会儿。他变得又黑又瘦,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唯有那双眼睛,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紧紧盯着病床上的妻子。

    沈梅躺在病床上,看着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回1980,弥补那场亏欠简介 >重回1980,弥补那场亏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