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货成本(大约十二三块),净赚了十五块多!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这么多!

    沈梅也惊呆了,捂住了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她这辈子都没在一天之内经手过这么多钱!更别说赚到了!

    梅子!我们成功了!

    林卫东激动地一把抱起沈梅,在原地转了个圈!沈梅吓得惊叫一声,随即又羞又喜地捶打他的肩膀:快放我下来!让人看见!

    林卫东放下她,依然兴奋地手舞足蹈:看见怕啥咱凭自己本事挣的钱!光明正大!

    他拿起那叠钱,塞到沈梅手里,拿着!明天咱就去割半斤肉!再给你买斤白糖!

    沈梅握着那叠还带着体温的钞票,感觉沉甸甸的。她看着丈夫意气风发的脸,再想想早上自己还觉得丢人现眼,心里百感交集。原来,靠自己的双手,真的能挣到钱!原来,不用担惊受怕,也能过上好日子!丈夫真的做到了他承诺的第一步!

    回去的路上,沈梅坐在吱呀作响的板车边沿,林卫东在前面拉着车。晚风吹拂,带着田野的清香。沈梅看着丈夫宽阔的后背,听着他哼着不成调的《甜蜜蜜》,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和幸福,如同温热的泉水,悄悄漫过心田。

    卫东,

    她轻声说,明天……我还跟你来。

    林卫东回过头,夕阳的余晖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他笑得像个孩子:好!咱俩一起,把咱的小摊经营好!日子,会越来越甜的!

    夫妻俩相视一笑,疲惫被巨大的希望和满足驱散。板车吱呀吱呀,载着他们沉甸甸的收获和沉甸甸的希望,驶向那个虽然破旧,却因为有了共同目标而充满温暖的家。

    小摊的生意比林卫东预想的还要红火。

    林卫东的眼光精准,他进的货都是当下最紧俏、最时髦的玩意儿,价格又实惠。加上他重生者的见识,嘴巴甜会来事,服务态度好(这在当时国营商店普遍冷硬横的环境下是巨大的优势),回头客越来越多。沈梅也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变得越来越大方利落,收钱找零、招呼客人,俨然成了林卫东不可或缺的帮手。

    每天收摊后,夫妻俩在灯下一起数钱、记账,成了最幸福的时刻。看着那日益增厚的小布钱包,看着沈梅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和红润的气色,林卫东觉得再累也值得。

    一个多月下来,扣除成本,竟然攒下了两百多块钱!这在1980年的农村,绝对是一笔巨款!

    手里有了钱,林卫东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大吃大喝,也不是置办新行头,而是兑现他对沈梅的另一个承诺——改善居住条件。

    老家的土房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透风,阴暗潮湿。前世沈梅的病,跟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有很大关系。林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托人打听,很快在镇上租到了一间筒子楼里的房子。这筒子楼是镇农机厂的职工宿舍,虽然也是旧楼,但好歹是砖混结构,有玻璃窗,有水泥地,更重要的是,有自来水(虽然要下楼去公用水龙头接)和公共厕所!

    租金不便宜,一个月八块钱,差不多是林卫东摆摊三四天的纯利。但当林卫东带着沈梅去看房时,沈梅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明亮的窗户!干净的水泥地!虽然只有一间房,十几个平方,但比起老家的土房,简直是天堂!尤其是那个小小的、带玻璃窗的阳台,让沈梅欢喜得不得了。

    卫东……这……这得花多少钱啊

    沈梅摸着刷了绿漆的木头窗框,又是喜欢又是心疼钱。

    钱花了还能再赚!

    林卫东大手一挥,豪气干云,住得好,身体才好!梅子,以后咱就住这儿!你看这窗户多亮堂!以后你在阳台上养几盆花,多好!

    搬家那天,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回1980,弥补那场亏欠简介 >重回1980,弥补那场亏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