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示为狐。老道抬眼看他,而且不止一只。
这精准的判断让刘祯后背发凉。他压低声音:请问道长,人狐之间...可有善果
老道摇头叹息:人妖殊途,强求无益。狐仙吸人精气修行,纵有善意,长久相处也必伤及公子性命。
这与赵谷儿所言如出一辙。刘祯心中苦涩,却仍不死心:难道就没有例外
除非...老道沉吟片刻,除非那狐仙愿放弃修行,化去妖丹,成为凡人。
这可能吗
难如登天。老道从袖中取出一面铜镜,递给刘祯,此物赠予公子,或可助你分辨真伪,避开灾祸。
铜镜入手沉甸甸的,背面雕刻着繁复的符文。刘祯正要道谢,抬头却发现老道和摊位都已不见踪影,仿佛从未存在过。只有手中的铜镜和桌上那张记满卦象的黄纸证明刚才并非幻觉。
公子,要买扇子吗旁边一个卖扇的小贩招呼道,上好的苏绣团扇。
刘祯茫然四顾,将铜镜和黄纸小心收好,匆匆离开了集市。
第十二章
夜半惊梦
深夜,刘祯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浸透了中衣。
梦中他回到那座庄园,却见赵谷儿站在血泊中,身后九条白尾染得猩红。她转身对他微笑,嘴角滴落的不是血,而是晶莹的泪珠。
窗外月光如水,刘祯起身点亮油灯,取出老道给的铜镜。镜面在灯光下泛着古旧的光泽,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分辨真伪...他喃喃自语,忽然想起民间传说中,铜镜可照妖邪本相。
他举起铜镜环顾房间,当镜面扫过窗口时,一个模糊的影子一闪而过。刘祯心头一跳,快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向外望去。
院中空无一人,只有月光下的树影婆娑。正当他准备关窗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若有若无的胭脂香气——与赵妙玉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刘祯浑身紧绷,下意识握紧了铜镜。就在这时,镜面突然泛起微光,照出院墙角落一个模糊的红影。那影子似乎察觉到被发现了,迅速隐入黑暗中。
赵妙玉...刘祯倒吸一口凉气,急忙关窗上闩。
背靠着窗棂,他心跳如鼓。赵妙玉为何跟踪他是为报复,还是另有所图赵谷儿又在哪里无数疑问在脑海中盘旋,却找不到答案。
次日清晨,刘母发现儿子面色惨白,眼下乌青更重了。祯儿,是不是又做噩梦了她担忧地问。
刘祯勉强一笑:无碍的,母亲。只是没睡好罢了。
我去给你熬些安神的汤药。刘母叹息着离开了。
刘祯从枕下摸出铜镜和老道给的黄纸。经过一夜,黄纸上的卦象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某些线条变得更加清晰。他仔细端详,隐约辨认出一个山的形状,山顶上似乎有个亭子,旁边还标着几个小字:青峰山,望月亭。
这是...地点刘祯若有所思。青峰山在城东三十里处,是附近最高的山峰,山顶确实有座望月亭,是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
难道这是赵谷儿所在之处还是老道给他的某种指引
青峰寻踪
三日后,刘祯借口访友,独自前往青峰山。
时值盛夏,山路两旁草木葱郁,蝉鸣不绝。刘祯背着简单的行囊,腰间挂着那枚白玉佩,怀中揣着铜镜和黄纸。随着海拔升高,空气渐渐凉爽起来。
正午时分,他终于抵达山顶。望月亭矗立在山巅,八角飞檐,朱漆斑驳,显然有些年头了。亭中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时檐角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刘祯在亭中坐下,取出铜镜四下照看。镜面映出寻常山景,并无异常。他有些失望,正欲收起铜镜,忽然一阵山风袭来,吹动了亭柱上贴着的几张泛黄符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