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天竺牡丹
明楼一向受姑娘欢迎,木兰很快被他的谈吐吸引,就连话不多的孝钰,脸上也带着笑。
方孟韦几次插不进话,索性作罢,做好今晚在车里囫囵睡一夜的准备。他边嚼苦瓜豆腐边考虑,虽没地方住,但寺里或许还有多余的被子可以借来裹裹,总不至于挨冻。
正想着,就听一声夸张的惊呼:“这是——《saloé》吧!”抬头一看,明楼给他的那本书已然被木兰拿去捧在了手里。
明楼很给面子道:“谢小姐法语水平很不错,已经可以读懂原文书了。”
木兰不好意思:“法文我刚学,差得远呢,只认得这个名字——听国文教授说这是个神话剧,被翻译到中国了,早些年还在上海演出,也不知是个什么样子……”
“没什么特别,”明楼回想一下,淡然道,“女演员过分漂亮了些吧。”
木兰兴奋:“您看过演出!?”
明楼点头。
民国十八年夏天,明楼放假回国,正赶上由《saloé》翻译过来的戏剧《莎乐美》在上海滩首演,随便花一块大洋凑了个热闹,回家被大姐知道,挨了顿数落,说怎么看那种有伤风化的东西,不学好。
木兰的兴趣立刻被演剧吸引,话题转到剧情和古典神话。方孟韦听得云里雾里——他连书封面上的那个单词都不认得。
看着三人相谈甚欢,方孟韦觉嘴巴里的苦瓜更苦了几分,怏怏放下筷子道:“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我出去转转。”
木兰敷衍地应一声,整副心思全在明楼那儿,倒是明楼看他没怎么动筷子,问
:“这就饱了?”
方孟韦笑得短促:“嗯,不太饿。”
出了门,漫无目的地走了一阵,方孟韦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无处可去——不可能扔下木兰孝钰独自回去,可住处又尚无着落。
方孟韦只好在庭园里找了个石亭坐下。
山上虽然通了电,但电灯还少,这会儿除了小范围的光亮外,大部分山色被黑暗整个吞没,不留轮廓。
四下很静,方孟韦遥望着黑幕上孤零零镰刀似的月牙,身侧凉风阵阵,形单只影感油然而生。
还是吃了没读大学的亏,他想,不然就能说出比木兰她们更精彩的见解,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好让明先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这样就——
等等,方孟韦一惊,他在想什么?
近日里挥之不去的忧虑再一次钻出来,很快化成一块石头压住他。
方孟韦不由叹气。
“想什么呢?”
明楼声音冷不丁响起,没等方孟韦回头去看,人已经在他旁边坐下了。
方孟韦吓一跳:“您走路没声音的吗?”
“不好意思,习惯了。”明楼笑笑。
“您怎么出来了?不是……”聊得正好么——方孟韦在心里嘀咕。
“本来何小姐想来,她看你情绪不高,有点担心,我看她饭还没有吃好,主动代劳了。”
看明楼一副甘愿服务的模样,方孟韦没好气地:“您对姑娘倒周到得很呢。”
明楼奇怪地看他一眼,笑着:“我对你就不周到了?”
这话接得又快又自然,方孟韦愣住,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是你自己说,今天陪两位小姐。”明楼语气戏谑,“要陪就应当好好地陪,可你又不陪,只好我陪。”
明楼话说得平常,神情却半笑不笑,让人看着总觉得别有意味。
难道……他不高兴了?
方孟韦琢磨着,恍然领悟。是了,人家邀他出游,他却对赴不赴约含糊其辞,姗姗来迟不说,还托词陪别人同行,换谁都会不快。可傍晚初见明楼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