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05
生命体......我画不出来。林雨晴在一次尝试绘制小白鼠时,画出的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能量守恒依然存在。物理学家们发现,她画出的物品质量越大,消耗的精力也越多。有一次,她在尝试绘制一台重型机械后,直接昏睡了18个小时。
郑雪很快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条例:
每日绘制上限:不超过5公斤的物体;
健康监测:医疗团队24小时待命,防止能力使用过度;
优先级清单:由国家最高科学委员会直接审批绘制项目。
三个月后,绘梦基地迎来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
载人火星飞船的核心推进器。航天局的王总工程师指着全息蓝图,传统技术至少需要30年研发,但我们希望......你能让它提前成为现实。
林雨晴望着那复杂的离子推进装置,沉默良久。
我需要学习。
接下来的两周,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航天工程知识。白天听专家讲课,晚上对着蓝图反复练习绘制。有时画到手指抽筋,她就用热毛巾敷一敷,然后继续。
终于,在第十八天的深夜,她完成了绘制。
当那台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推进器从画中浮现时,王总工程师——这位曾主持过嫦娥探月工程的老科学家,竟当场红了眼眶。
这......是人类迈向星际的第一步。他哽咽着说。
庆功宴上,林雨晴独自走到阳台。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手背上那些蓝色的纹路比以往更加明显。
郑雪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旁。
累了吗
林雨晴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只是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能力突然消失了怎么办
郑雪沉默片刻,递给她一份文件。
这是‘绘梦计划’的备份方案——你画出的每一项技术,都有专门的团队在反向研究,确保即使没有你,我们也能掌握核心原理。
林雨晴怔住了。
你们......早就计划好了
郑雪笑了,笑容里带着罕见的温和。
国家不会把未来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哪怕这个人是你。她轻声道,但你的选择——愿意把能力奉献给国家,这让我们确信,你就是‘绘梦’最合适的人选。
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
林雨晴望着远方,轻轻握紧了手中的画笔。
实验室的灯光下,林雨晴的笔尖在纳米级绘图板上轻轻移动,每一道线条都精确到原子级别。全息投影悬浮在她面前,显示着一种全新的量子芯片架构——这是西方国家对华技术封锁清单上的顶级禁运品。
理论上,这种三维堆叠芯片的算力是传统芯片的100倍。半导体专家赵院士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我们连第一层结构都还没突破…
林雨晴没有抬头,继续绘制着那些普通人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的细微电路。她的瞳孔微微收缩,手背上的蓝色纹路随着笔触忽明忽暗。三个小时后,她轻轻放下电子笔,从绘图板上取出了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检测结果让整个实验室陷入疯狂。
每平方厘米1万亿个晶体管!量子隧穿效应完全可控!赵院士捧着芯片的手不停发抖,这…这直接跳过了我们二十年的研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