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作家

    我叫张默,是一名悬疑作家。

    或许是抓周时鬼使神差地抓了笔,又或是文字天生对我有种致命的魔力,再可能是刑侦悬疑电影里那股子刺激感让我着迷。总之,兜兜转转,我成了个还算小有名气的悬疑写手。

    但作家最深的恐惧,不是词穷笔钝,而是灵感枯竭——脑中空空,榨不出一丝能勾住读者的故事。上个月连爆的两个短篇仿佛耗尽了所有运气,此刻的我,正深陷这令人窒息的枯井。

    就在我对着空白文档绞尽脑汁时,李文——那个常在读者群里给我提供素材灵感的网友——像是隔着网线窥见了我的窘境,发来邀请。他让我去他的城市散心,并神秘兮兮地保证,会给我一个绝对能震惊读者的绝佳素材。

    嘿,与其枯坐硬憋,不如出去透透气,顺道采风找灵感,岂不两全其美我欣然应允。

    说实话,我对李文了解有限。仅限于读者群里的交流,以及私下加了好友后,他时不时抛来的几个精彩小故事和写作建议。这些零碎的帮助构筑起一种奇特的信任感,让我愿意赴约。

    旅途琐碎略过不提。飞机刚落地,李文的讯息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字里行间透着异常的兴奋。他让我直接去市中心某高档小区找他,再一起出门吃饭。

    一丝怪异感掠过心头。为什么不约个餐厅非要我去他家转念一想,大概是狂热粉丝想和偶像独处吧。我清楚他对我的作品有多痴迷,也常惊叹他提供的那些带着血腥味的真实灵感,甚至怀疑他是否真有过某些经历。

    况且,市中心高档小区的安保不是摆设。只要我不进屋,待在楼道监控下,安全就有保障。再说我这身板,等闲一两个男人也奈何不了我。

    随手拦了辆出租。车内干净得反常,反而让人不太自在。车载广播正播着整点新闻,主持人平稳的声线下,透出的消息却让我脊背瞬间窜起一股寒意:

    《紧急协查:跨省流窜杀人嫌犯或潜入我省

    警方悬赏十万通缉》

    (记者

    王正

    通讯员

    李强)

    【本市讯】省公安厅今日发布重大警情通报,一名涉嫌在邻省制造两起命案的嫌疑人张三(化名,男,32岁)可能已流窜至我省境内。该犯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初步判断为谋财害命),反侦查意识极强,利用假证件及复杂地形潜逃,多地警方研判其正沿我省方向流窜,不排除已通过非正规途径进入市区。警方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发现线索立即报警,对提供关键信息抓获嫌犯者将给予十万元奖励。

    小伙子,一个人来旅游啊司机透过后视镜看我,语气带着善意的提醒,最近不太平,可得当心点,别轻易信生人。

    谢了师傅,我故作轻松地笑笑,来找朋友的。瞧我这身板,来俩也未必放得倒我。我拍了拍结实的胳膊。

    和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目的地很快到了。但广播里的新闻像根刺,扎进了放松的神经里。防范之心不可无。进小区前,我在街角便利店买了把锋利的水果刀,冰凉的金属贴着裤袋,带来一丝扭曲的安全感,这才走向约定的单元楼。

    站在那扇紧闭的门前,我做了个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中飞速预演着各种可能:门后是什么突发状况如何应对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几分钟后,确认小刀已卡在裤袋最顺手的位置,我才按响了门铃。

    叮咚——铃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脆。

    门内立刻响起一串急促的脚步声。门开了。

    门后站着个长发、面容阴郁的年轻男人,衣着随意得近乎邋遢,与这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套房形成刺眼的对比。

    你……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致命灵感:笔尖下的血案简介 >致命灵感:笔尖下的血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