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江南的雨总是来得突然,去得缠绵。

    沈砚撑着一把油纸伞,行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巷中。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青石上敲出细碎的声响。他刚从窑厂回来,衣袖上还沾着些许瓷土的痕迹。作为沈家窑最年轻的青瓷匠人,他已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苦学十年,今日终于烧制出第一窑完全由自己设计的青瓷。

    转过巷角,一阵清越的琴音穿透雨幕飘来。那琴声如珠落玉盘,又似清泉击石,在潮湿的空气中荡开一圈圈涟漪。沈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循声望去。

    巷子尽头,一座小小的凉亭半隐在烟雨中。亭中坐着一位素衣女子,膝上横着一张古琴。她低垂着头,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翻飞,雨丝打湿了她的衣袖,她却浑然不觉。

    沈砚走近了几步。女子约莫十七八岁年纪,一袭月白色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木钗。她的面容清丽如瓷,却少了些血色,更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虽然睁着,却空洞无神,仿佛蒙着一层薄雾。

    是个盲女。

    琴声戛然而止。女子抬起头,无焦点的目光却准确地望向沈砚所在的方向。

    何人她的声音如琴音般清冷。

    沈砚这才意识到自己唐突,连忙拱手:在下沈砚,路过此地,被姑娘琴音所引,冒昧打扰。

    女子微微颔首:原来是沈公子。小女子温弦,以琴艺糊口。她手指轻抚琴弦,公子既驻足,想必也通音律

    惭愧,在下只是个烧瓷的匠人,对音律一窍不通。沈砚苦笑道,只是觉得姑娘的琴声...很美,像雨滴落在青瓷上的声音。

    温弦的唇角微微上扬:公子形容得倒是别致。青瓷与雨声...想必公子烧的瓷器定非凡品。

    雨势渐大,沈砚见温弦衣衫单薄,便道:雨大了,姑娘若不嫌弃,可用在下的伞。

    温弦摇头:多谢公子美意,只是小女子习惯了这雨。倒是公子...她顿了顿,公子身上有瓷土的气息,想必刚从窑厂归来若不嫌弃,可来亭中一避。

    沈砚犹豫片刻,终是走进了凉亭。他收起伞,在温弦对面坐下。近距离看,他才发现温弦的手指修长白皙,指尖却有薄茧,显然是常年抚琴所致。

    姑娘独自在此抚琴,可是等人沈砚问道。

    温弦摇头:只是喜欢雨声。眼睛看不见后,耳朵便格外灵敏。雨打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于我而言,就如常人眼中的色彩一般丰富。

    沈砚心头一颤。他自幼与青瓷为伴,最懂得欣赏器物之美,却从未想过有人能通过声音看世界。

    姑娘的琴...能让我看看吗他忽然问道。

    温弦略显惊讶,却还是将琴轻轻推向沈砚。那是一张年代久远的古琴,琴身漆色沉郁,琴尾处雕刻着精细的缠枝花纹。

    沈砚小心翼翼地抚过琴身,指尖感受着木质的纹理:这是上好的桐木,漆面光滑如镜,做工极精。他的手指停在琴尾的雕花处,这花纹...像是莲花与藤蔓交织。

    温弦微微一笑:公子好眼力。此琴名为听雨,是先父遗物。他生前最爱听我抚琴,说我虽目不能视,琴音中却有常人难见的景象。

    沈砚心中一动:姑娘若不嫌弃,改日可来寒舍一叙。在下新烧制了一批青瓷,想请姑娘...听听它们的声响。

    温弦侧首,似在思索,良久才道:公子盛情,温弦不敢推辞。

    雨停时,夕阳从云层中透出,为湿漉漉的巷子镀上一层金色。沈砚将温弦送至她寄居的琴馆门前,约定了三日后相见。

    三日后,温弦如约而至。沈砚早已在院中备好茶点,并将自己最得意的几件青瓷陈列在石桌上。

    这是雨过天青釉色的花瓶,这是冰裂纹的茶盏,这是...沈砚一一介绍,忽然意识到温弦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瓷骨琴心简介 >瓷骨琴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