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贾诩一谋动千危
    处理完蔡邕的事,王允面对着如何解决凉州军的问题。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让老将皇甫嵩重新出山,统帅凉州军,以皇甫将军的威名,应该可以镇住他们;另一种意见认为应把凉州军全部杀掉。前一种意见占大多数,持后一种意见的,是吕布等并州派。

    并州派想借用士人和社会力量趁机消灭凉州派,然后自己独霸朝廷。王允没有采纳吕布的主意,但自己又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他一会儿想赦免凉州将领的罪过,一会儿又想下令解散凉州军,弄得外面谣言四起,都说王允要大开杀戒,最少要杀十万人。

    后来王允决定还是解散凉州军,马上有人表示异议,说如此一来凉州军人都会人人自危,天下必乱。

    然而王允认为,关东联军是自己的盟友,现在董卓死了,还把大军驻扎在函谷关、陕县一带,必然让盟友疑心。他坚持将凉州军就地解散。

    凉州军人都在想,蔡邕那样的人王允尚且不放过,现在我们要是被解散了,马上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所以,当李肃带人拿着诏书到陕县宣布解散凉州军的时候,牛辅等人起兵反抗,李肃大败而回。吕布斩杀了李肃,亲自迎战牛辅。

    还没等吕布动手,牛辅自己先出了事。晚上大营里发生夜惊,全营一片混乱,牛辅心惊胆颤,准备只身逃走,结果被手下人干掉了。

    李、郭汜、张济等凉州大将听说牛辅被攻,急忙驰援陕县,到达后牛辅已死。李等人没了主意,派人到长安向王允请降,王允既没有立即同意,也没有说不能赦免。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一年之内,不能有两次赦令。”

    本年的正月里曾经大赦过一次,一年不能有两次大赦,这倒也是制度规定。王允这时候变成了遵章守纪的模范,只不过在此时这非常不合时宜。

    李等人六神无主了,他们原来都是跟着董卓混世界的,所有的大主意都由董卓拿,他们只管打打杀杀,他们既来不了文的,也搞不了政治,只想荣华富贵,能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现在领路人董卓、牛辅都死了,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既然人家不愿意现在赦免他们,等明年可以颁布赦免令时再打报告上去的话,这中间还有大半年时间,显然不大可能。李等人简单商议一下,决定让队伍自行解散,大家化整为零绕道逃回家乡凉州。

    这时候,原牛辅所部的一个师长(讨虏校尉)出来对大家说,这样做万万不可。他警告道:“如果分散突围,必然会个个击破,不如向西进攻长安,给董太师报仇,事情成功可以拥戴皇上,号令天下;事情不成,再跑也不迟。”

    他一下子把大家说醒了:是呀,跑什么呀,咱们实力也不差,干嘛求人呢?于是集齐人马,大家向西挺进。

    出这个主意的人叫贾诩,字文和,凉州刺史部武威郡人,此时四十五岁,比曹操大八岁。

    贾诩早年也被举孝廉为郎,后因有病辞官回武威郡老家,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几十个人全部被抓。抢完东西之后,氐人要把他们活埋。贾诩骗他们说:“我是段太尉的外孙,你们别埋我,我家必然拿钱来赎。”段太尉即“凉州三明”之一的段,大名威震西土,贾诩拿这话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磕头拜把子,送他回去。

    董卓当了太尉以后,贾诩以凉州出身的缘故被聘为太尉府里的处长(太尉掾),后来升为黄河上的平津渡口守卫司令(平津都尉),再升为师长(讨虏校尉),驻扎在陕县一带,归牛辅指挥。

    后世多认为,贾诩的这个主意闯下了大祸,使得有可能出现的和平契机化为乌有,令帝国再次陷入混乱状态。

    裴松之注《三国志·贾诩传》的时候忍不住评论说:这个时候,元凶已除,天地始开,但随之国家又四分五裂,黎民百姓再次遭受涂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简介 >曹操秘史1·英雄出道本无奇目录 > 四、贾诩一谋动千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