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陷入苦战
话俱全,素材来源于何处呢?答案一个是吕布手下那个挡住曹操的人,另一个就是曹操本人。
吕布手下的那个人不认识曹操很正常,那时候没有电视,名气再大的人没有见过面也不会知道长什么样,可当时不知道,后来怎么就能知道呢?可见来自于吕布手下的人可能性很小。
如果来自于曹操本人的话,他说这件事可能是炫耀一下自己的英雄事迹,看我多么机智勇敢,不是反应快早就挂了。可是,曹操应该知道,这一仗都输成那样了哪里还值得炫耀?所以,如果不是曹操说漏了嘴,就是《献帝春秋》的作者道听途说得来的。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件事仅见于该书,一向喜欢记述类似情节的《英雄记》都没有记载。
初战失利,曹军士气低落,曹操不顾有伤,亲自劳军,并下令营造攻城器具,继续攻城,但没有进展,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在濮阳城西四五十里靠近白马县一带,驻守着吕布的一支部队。曹操决定趁夜偷袭。战斗开始比较顺利,天亮前就将敌人消灭了,在打扫战场之际,吕布援军从北、东、南三面合围上来,吕布亲自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曹操手下虽然有不少猛将,但打这种仗更是吕布的长项。吕布志在必得,不肯罢手,曹军陷入苦战。尤其是吕布的骑兵,冲杀太猛,无法阻挡,让曹兵望而生畏。曹操临阵招募敢死队(陷陈)来破吕布的骑兵,典韦自告奋勇应征,他挑了几十个人,都穿上两重铠甲,拿着长矛撩戟。
敌人骑兵又冲过来了,一边冲一边在马背上放箭,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命人蹲伏,看都不看两边的箭,告诉旁边的人说:“敌人离我们十步时,再告诉我。”
不一会儿,手下人报告:“只有十步了!”
典韦大喊:“五步再报告!”
手下人大惧,高喊:“敌人到了!”
典韦应声而起,他背着十几只戟,一边呼喊着,一边刺向敌骑,敌兵无不应声而倒。
被典韦的英勇气概所激励,敢死队员们个个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肉搏。敌军被打退,战场形势稍稍稳定下来。一直拖到天黑,曹军才趁着夜色解围。
典韦此战成名。事后,曹操升典韦为都尉,正式成为曹军的高级军官。曹操让他率领亲兵数百人,每次布阵时,都安排他们防护在指挥部周围。
在曹操回师以及与吕布相持于濮阳的这几个月里张邈在做什么?对此史书没有记载。张邈此刻应该还在陈留郡,他的弟弟、前广陵郡太守张超也来帮他,如果像陈宫说的那样,张邈此时手中握有近十万人马,他应该有所动作。
曹军主力在濮阳前线陷入胶着状态。鄄城有荀把守,虽然曹操可以抽调一些人马来充实鄄城的防卫力量,但人数不会太多,因为负责鄄城防卫的夏侯都已经被抽走,并且在濮阳前线还受了伤,说明曹操此时力量有限。
张邈如果举全力攻击鄄城,曹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极被动局面,在首尾不能相顾的情况下,全线溃退应该是张邈马上能看到的事。
但张邈的策略似乎只是观望。当初袁术进攻曹操,一口气打到了东郡,几乎横穿陈留郡全境,袁术进军得那么痛快,说明张邈早已闪在了一旁。现在,他又看着吕布和曹操相持于濮阳,事实证明,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思维方式很害人,不仅害别人,最后也会害到自己头上。这个时候是兴平元年(194年)四月份,天下大旱,又闹起了蝗灾,粮价暴涨,谷子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一斛二十万钱,较正常年景上涨了数千倍,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况。在长安的献帝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调出太仓的米和豆子为难民熬粥,但杯水车薪,救不了那么多的人,结果饿死者无数。刘协怀疑有人从中克扣粮食,于是亲自坐在大锅前看着熬粥,其实根本原因是粮食太少,灾民太多,仍然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