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和日期的记录,其中一部分,正是我对这套密码体系的操作手册。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条缝。
张强的身影出现在门外,他的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
小林,这么晚了还在加班辛苦了。
林宇吓了一跳,慌忙切换了电脑屏幕,将EXCEL最小化,换上了一个正在编写的程序界面。
张主任,我有个程序出了点问题,想调试一下。
张强缓步走了进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林宇的电脑屏幕,又落在他桌面上摊开的几张草稿纸,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数字。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早点回去休息吧。他拍了拍林宇的肩膀,力道有些重。
林宇,你一定要小心。
5
张强的监视笼罩在林宇周围。
他会不经意地路过林宇的工位,会关心地询问他的工作进度,甚至会体贴地提醒他不要过多关注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林宇感受到了压力。
他变得更加谨慎,将所有的调查都转入了更深的地下。
白天,他是略显木讷的新员工;夜晚,当办公室空无一人,他才化身为一个孤独的解密者。
他从那天在宿舍意外拷贝到的U盘数据入手。
那里面,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文件,大多是一些系统日志和临时文件。
但林宇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发现了一些被强制删除但尚未被完全覆盖的磁盘扇区。
他开始尝试进行数据恢复。
他编写小程序,一遍遍扫描那些扇区,试图从二进制的海洋中打捞出有用的信息。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那些碎纸片的研究。
他将那几片碎纸扫描到电脑里,放大,观察每一片纸张的纤维走向、撕裂的边缘形状。
如果她是故意撕成这样的,那么相邻的碎片之间,一定有某种吻合的密码。
林宇对着屏幕上的碎片,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尝试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这些碎片进行虚拟拼接。他根据字迹的笔锋、甚至纸张上的污渍,来判断它们可能的位置。
这简直是大海捞针。
我焦急地看着他。
那些碎片,是我用尽最后力气留下的遗书。
我记得,我在遗书里提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的名称,以及解开它的密钥与我常用的一个密码生成器。
她生前被同事评价为精神病,如果这些碎片是她留下的,那么不会也体现在撕碎的方式上
林宇开始假设,我撕碎纸片时,并非随意,而是按照某种预设的网格进行的。
他尝试将碎片按照不同的对称方式进行组合。
几天后,数据恢复有了一些微小的进展。
他成功恢复了几个被删除的文本文件的片段。
其中一个片段里,反复出现了一个词:金丝雀。
林宇皱起眉头,这是什么意思代号吗
另一个片段,则是一些日期和意义不明的缩写字母,例如PX-3ml-10.15,MT-small-10.18。
这些,正是我记录的药物名称缩写、剂量和日期。
而就在这时,他对碎纸片的研究也有了突破。
他发现其中两片碎纸,如果以某个特定的角度旋转并对齐边缘的撕裂痕迹,上面的残缺字迹,似乎可以连成一个词。
生日林宇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我电脑的开机密码提示,那个复杂的数列,他曾猜测与我的某个重要日期有关。
线索开始串联。
但张强的眼睛,也盯得越来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