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吴三桂刚刚被崇祯封西平伯,手握重兵,家小都在京城,未必肯听我们差遣,其麾下关宁军战力强悍。
万一中途突然反水,后果不堪设想。
李自成的主力分为左、右、前、后、中五大营,分别以五个颜色的战旗区分,由权将军统辖。
权将军刘宗敏,麾下的中军骑兵,为闯军精锐中的精锐,也不过三万多人。
更担心,吴三桂一来,会抢了自己的风头。
李自成的大顺军将领,长期跟明军作战,对于明军降将也非常排斥。
刘宗敏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李岩站出来:大王,汝候说的在理。
吴三桂手握重兵,定然不会真心归顺,我们三十万大军已入居庸关,磁侯刘芳亮、右营制将军刘希尧、右威武将军刘汝魁率领的主力也到了保定。
倒不如先孤立京城,大军南下与刘芳亮的南路军会合,等待时机歼灭各路勤王兵马,再取京师。
李岩巨额曾提出,先夺取山东,江南等地,避免夺取京师之后,直面鞑子的窘境。
他深知,明朝实际上是被辽东鞑子一步一步拖死的。
若没有辽东的满清屡次入关,单靠农民军无法撼动大明王朝的根基。
李自成一下陷入了深思。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那么到底该听谁的。
他不由看向了牛金星。
大学士牛金星:大王,臣不认可李参谋的建议。
北京城防坚固,现各路勤王兵马纷踏而至,若是强攻,恐于我不利。
倒不如,遣一使者前往,让皇帝老儿让出京城,将北地封与大王,划河而治。
大王得黄河以北,再出关剿灭辽东,得鞑子精骑,到那个时候,再挥师南下,饮马长江,大业可成。
李自成大军两个月,一路顺风顺水。
仗着人多势众,群殴夺取了一些城池后,就连牛金星还没意识到,八旗铁骑的战力远在他们之上。
他天真的认为,只要崇祯的勤王兵马不上来拼命,占领黄河以北之后,就有能力平定辽东。
好,牛先生的意思与本王不谋而合,就这么定了,不过这谈判应该让谁去的好李自成哈哈大笑。
牛金星的话,让他心境豁然开朗。
等平定辽东,他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优质战马。
届时,组建二十万铁骑,踏过黄河,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大王,万万不可啊。李岩一听,顿感不妙。
辽东的鞑子,战力远在明军关宁骑兵之上,万万不能轻易招惹鞑子。
若要攻打京城,最好是派人招降吴三桂,遏守要塞,不然鞑子大军入关,恐怕天下大乱。
李岩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大顺军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在以往的较量中,七八万大顺军通常被几万明军追着打,直到孙传庭的秦军全军覆没之后,才扭转局势。
但认真的讲,孙传庭复出之前,秦军精锐已经被调往松锦战场,损失殆尽。
他们遇到的并非真正的秦军。
而秦军的战力,在强大关宁军面前,也只是小弟弟。
关宁军作为大明王朝最精锐的野战部队,都没办法跟八旗铁骑抗衡。
你现在去主动招惹鞑子,无异于自掘坟墓。
李岩的意思是,围而不打,将各路勤王兵马吸引过来,各个击破,等水到渠成之后,再收京城。
大王,臣不赞同李参谋的说法,大明京城,拥二十万大军,等各路勤王兵马赶来,城内守军如果侵巢而出,对我们前后夹击,